笔趣阁>军事历史>超级科技强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惩罚就是杀人
,他们是几个人领一支步枪,这一次却变成了用黄金和资源从中国直接购买。

两人继续聊起军国大事,却不知道,在数千里之外,一次突发事件,即将上演。

泰国,廊开境内的湄公河上,一条安装了柴油推进机的改装机动铁壳木船,正在清澈的湄公河上航行,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濯濯生辉,尾部搅动的浪花,不时地能从中看到跃起的追潮鱼儿。

这艘改装的机动铁壳木船上,几个穿着帆布衣裤的人正在说着什么。

“三哥,这次的生意要是做成了,我们回去后,起码能换一艘大船了。”两个为首的人,与身后的船工一样,都是那种便于搬东西的帆布衣裤打扮,很简单的造型,但却是最适合闯天下的行头。

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望了望船上堆得高高的货物,里面装着的全是最近在东南亚大卖热卖的曰用杂货。

青年叫余金科,浙江瑞安人,旁边那个三四十岁的是他本家三哥,同个村子的。青年读完高中后,没有考上大学,就跟着这个跑天下的三哥出来做生意了。

他现在都还记得,三哥余德全是村里最有出息的人,早年在外面四处跑生意,他家中留守的妻女父母却是附近曰子过的最好的。

三哥每回来一次,最开始是推回来一辆自行车,接着又一次回来,抱回来了一台稀奇货一样的电视机,然后是缝纫机,当然,还有据说用桌子来堆放的现金……三哥仿佛有用不完的钱,甚至拿出钱,帮村里修整了一下坑洼的村公路。

面对村民的询问,三哥就一句话:娃娃们,好好读书,实在了不行了,就跟三哥走。外面的世界,遍地是金银,只要你敢跟我去,老子包你赚到三代不愁花的钱。

于是,三哥从余金科上小学五年级开始,就不断地从村里带人出去,两年或者几年后,这些人一个个衣锦还乡,不但赚到了钱,还另起炉灶,和三哥一样,干起了领头人的活计,既是雇佣乡邻,也是带他们一起出去闯天下。

余金科文化高,脑子活络,半年前高考落榜后,恰好回家的三哥就把他带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恰逢中国夺取了东南亚半壁山河,以前在中缅边境来回倒腾的三哥,毅然放弃了那种小打小闹的生意,直接来到了老挝。

眼光毒辣的他,根据自己多年跑缅甸的经验,认为湄公河下游便于通航,如果能够买一条船,装着货物南下,换回来金银甚至是工艺品、珠宝、翡翠,那都是能赚上天的生意。

而依靠水路走船,又远比背着背篓,推着两轮小货车在缅甸北部转悠来得强。

这是一块没有人开发的宝地,北方老家生产的东西,在东南亚几乎有无穷的魅力。

三哥要做的,就是比其他商人,甚至是政斧都快一步,运送货物,卖往南方。

在老挝,带着自己全副身家的三哥,原本以为只能雇佣老挝渔民,帮自己跑商,没想到政斧在老挝的管理机构,居然开办了一个简易船厂,可以制造铁壳木船,并安装简单的发动机和其他配件。

这样一来,凭借自己的身份证明,三哥余德全很顺利就买到了一条铁壳木船,作为自己跑商用的商船。

从当地新进驻的华人政斧手中进货,在跑了两趟后,三哥就尝到了巨大的甜头,相比那些进了货以后,只知道去乡镇开店子的商人不同,三哥远赴南部,沿着湄公河南下,赚的多得多。

这一次,某个泰国南部的大买家,提出可以用一批象牙交易一批他列好名单的包括医药在内的紧俏商品,那些可都不是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的殖民地倾销商品能比的,只要余德全能运过去,就能赚到十倍的利润。

欢喜莫名的余德全收了定金后,立即返回老挝万象,很快就凑齐了货物,上船准备南下。

“兄弟们都注意了,这泰国的英法鬼子虽然不敢对我们开枪,但难免会有不开眼的刁民,只要有事,只管给我开枪。”

余德全总觉得有些心绪不宁,回过头,对身后的五个兄弟吩咐道,这都是他的同乡,而枪支则是从老挝的中国管理当局租借的。根据规定,凡是拥有合法中国身份证明的中国人或者华人,达到一定条件,都可以从当地的管理局手中租借枪支,用以自保。

如今英法畏惧中国,担心迫害华人或者中国人会引来中国的借口出兵,都对余德全他们的行商视而不见,有时候遇到英军的巡逻艇,对方居然会选择让开,连收税都免了。

明知这些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试图从英国人的殖民地经济中挤出来一部分利润,但他们也无计可施。

不过,一些泰国山民可就不同了。

“英法知道我们政斧的强势,不会为了这点小事为难我们,更不会对我们开火,听万象的商务局王副主任说,我们与英法是有谅解备忘录的。不过……”余德全语气一变,露出一些狠色,“不过那些穷疯了的泰国人,可不那么想,那些水鬼山匪,可是同样猖獗。英法怕中国,他们可不怕。大家都小心一点。”

在这几个月中,余德全倒是碰到过两次意外事件,一次是小商船靠岸交易时,差点被一群泰国人哄抢,一次是对方用铁链拦江,试图硬生生地拦下他们,结果,船虽然受了点损失,但让泰国人傻眼的是,冲力太大,中国人的商船居然直接将铁索冲的崩开,逃走了。

总之,余德全始终相信,这东南亚地区,可是穷山恶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三章 惩罚就是杀人--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