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162节 爆破 2

日本海军驻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大川内伝七)少将虽然远远谈不上是什么名将,但他绝不是牟田口廉也大佐那种只知盲目蛮干的愚昧莽撞之徒,客观上讲,大川少将属于“能力不太突出但基本功很扎实的稳重型指挥官”。在原先历史上的淞沪会战初期,大川少将指挥四千余缺乏重武器的日军,依托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六万余拥有坦克重炮、火力强大、弹药充足的国军德械化精锐部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苦战六天六夜,始终让中国军队无法越过雷池,成功守住阵地,坚持到本国后续主力大军的到来,为日军取得淞沪会战的胜利立下了头功。该战绩确实证明了大川少将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六天六夜的激战里,中国军队共伤亡一万余人,包括一位将军(黄梅兴少将),日军只伤亡一千余人,比例非常鲜明。

身在上海的大川少将要比身在东京的日本军政高层们更清楚上海的局势,他已经闻到上海空气里正日益浓烈着的硝烟味,虽然东京高层们此时十个有九个半都把目光死死地放在平津、放在华北,但大川少将肯定,上海、华东的战火也已经为期不远,中国军队正在暗中磨刀霍霍,上海的局势根本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由于中国军队在平津战役中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把日军的华北驻屯军杀得干干净净,这使得很多日军高层都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大为震惊并因此而不敢掉以轻心,大川少将也一样,他非常担心中国军队会把他的上海特别陆战队变成第二个华北驻屯军,把他本人变成第二个田代中将,因此他多次发电报给东京,请求军方总部向上海增兵,最好来一个师团,最起码也要来一个旅团。

对于大川少将的请求,东京高层很是不以为然,一方面是日军此时的战事重点在平津,在华北,另一方面是大部分日军高层都不认为“羸弱的支那军会两线开战”。日军当然是有能力两线开战的,但日军高层不太希望分散力量,重点放在华北,这样既能握紧拳头,也符合“由北向南”的整体战略。说到底,日本的大部分军政高层虽然有灭亡中国的野心和念头,但确实没有一个完整而细致的战争计划,毕竟七七事变爆发得太突然。杉山元大将回复大川少将道:“帝国军现在的重点是在华北,华北战场上的帝国军越多、打得支那军损失越惨重,支那政府自然会不断地把支那南方的军队调往华北,上海随之会因‘围魏救赵’而平安无事。”

杉山元大将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但完全没有解除大川少将心头的不安。在大川少将的据理力争和反复请求下,虽然日本陆军没兴趣增兵上海,上海特别陆战队的“娘家”日本海军倒没有太轻视大川少将的请求,把驻扎在佐世保的海军第一陆战队派到了上海。日本海军高层之所以如此从善如流,一是觉得大川少将言之有理,二是不希望海军像日本陆军那样丢人现眼。属于日本陆军的华北驻屯军被中国军队全歼,虽然日本陆军在竭尽全力进行掩饰,但纸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日本海军很快就知道了。素来跟日本陆军不和的日本海军立刻对此冷嘲热讽、怪话连篇,自然而然,海军可不想自己跟陆军一样灰头土脸。

“区区两千人…”得知海军派到上海的援兵只有两千人后,大川少将苦笑,“怎么够啊!”他虽然知道海军高层已经尽力了,但仍然很不是滋味,“要知道,‘那个人’已经到上海来了。此人的到来,分明就是南京政府要在上海动手的征兆,东京高层居然无视这么重要的情报…”他把目光投向办公桌,桌子上摆放着一份档案。档案第一页是一张最近更新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一个中国陆军中校军官,该军官年轻得出奇,年轻得根本就配不上他的中校军衔。按照日本情报部门的规定,在搜集敌国或假想敌国的军方人员资料时,只搜集少将和少将以上、师长和师长以上的级别,这个中校能成为特例,显然此人不是等闲之辈。

档案上文字如下:

姓名:蒋纬国;表字:建镐;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

出生时:大正四年(1916年)十月六日;婚配子女情况:无;

父亲:蒋中正(或戴传贤);母亲:某日籍女性(待调查);

出生地:日本东京;现居地:中国南京;

政治倾向:极度顽固反日(原因不明,待调查);

履历:…

“蒋纬国在蒋介石支持下,建立了两支战车部队,一支在平津前线,一支已经秘密地抵达上海,这其中的含义岂不是昭然若揭?”大川少将忧心忡忡地思索着,“东京高层们居然视而不见,简直是自欺欺人!难道他们非要等到蒋纬国在上海如法炮制他在北平的事情后,才会真正醒悟?可到时候,特别陆战队的数千大和健儿已含恨玉碎于异国,东京高层们届时再悔恨懊恼又有何用?”他手边放着三份秘密情报,一份是“蒋纬国和第128团已抵达上海”,这已经让他心头有了不祥的预感,而另外两份的内容愈发地令他疑惑不安。

这三份情报来源于机密渠道,一份是十天前送来的,一份是三天前送来的,一份是刚刚送来的。

“蒋纬国到底想干什么?”大川少将思绪满腹、心烦意乱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他凝视向窗户外,夜幕下的上海呈现出云谲波诡的宁静,无边黑暗笼罩着天空、长江、大地、长江、大海。


状态提示:第162节 爆破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