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06节 钢铁反击 3
人,黄埔二期,曾参加东征和北伐,今年41岁。”

蒋纬国愈发伤感:“我一定要把姚将军的遗体送到他的故乡,好好地安葬,让平远县的父老乡亲们记住他们的这位英雄。”

“把姚将军的遗体送回他故乡安葬前,还是先好好地充分运用吧。”萧爻语气古怪地道,他望向刘启虎,“保密工作做得怎么样?”

刘启虎立刻报告道:“宋师座、高旅座、潘团座都已经接到我们的通知,会严口不泄露姚将军已经阵亡的消息,姚将军原本身边带着5名参谋军官、3名副官、28名卫兵,激战中,其中的2名参谋军官、1名副官、17名卫兵都一起殉国了,剩下16人都被我们集中了起来,不让其与外界进行联系。眼下,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宋师座、高旅座、潘团座、姚将军身边的16人、我本人、我的8名绝对可靠的心腹部下,就剩下局座和萧副参座您了。”

“日本人呢?”萧爻不动声色地问道。

刘启虎回答道:“姚将军去龙王山前线时已经脱掉了他的少将军装,换了一件上尉军装,日军不可能知道他们刚刚杀害了我们的一名少将,另外,跟姚将军发生近战的那股日军共有三十七人,经检查,这三十七名日军都死在了姚将军为国捐躯的那条战壕里。”

萧爻看着刘启虎:“我要的是‘滴水不漏’。”

刘启虎肃然正色地道:“我敢用我的项上人头担保此事绝对‘滴水不漏’。”

萧爻点点头:“很好。此次反击战如果成功,你和海统局南京站记头功。”

确定要在南京战场上展开一次“中等规模、高强度、机械化的局部反击”后,萧爻随即找到刘启虎,交给他一个堪称匪夷所思的任务:“我需要一具尸体,刚死没多久的新鲜尸体,军衔越高越好,最低上校,少将更好,中将最好。”

刘启虎听得一头热汗:“我知道了。”

萧爻嘱咐道:“南京战场上再有上校或上校以上级别的军官的阵亡,第一时间给我严密封锁消息,绝不允许外泄,第二时间把尸体马不停蹄地运到我跟前。”

刘启虎听得一身冷汗:“好,我知道了。”

眼下,刘启虎总算顺利且完美地完成了萧爻交给他的任务。十五分钟后,蒋纬国、萧爻、刘启虎来到龙王山附近国军控制区内一栋被海统局特工严密把守的民房里,房屋里面停放着姚中英少将的遗体,同时软禁着姚中英阵亡时身边的那3名参谋军官、2名副官、11名卫兵,十六人都愤怒至极。看到蒋纬国到来后,十六人虽然保持着礼貌,但无不怒火中烧。蒋纬国神色沉痛,他看到姚中英的军装上尽是触目惊心的弹孔,血迹斑斑、皮肉外翻,再看姚中英的遗容,双目紧闭、面色苍白,失血过多的人在死后都是皮肤惨白如纸的。蒋纬国肃然立正,向姚中英遗体敬礼,随后鞠躬:“姚将军,您走好吧!您的鲜血不会白流的,您的鲜血会和无数跟您一样的烈士的鲜血一起,最终浇筑成我们的胜利。姚将军,日本投降的那天,我会在您的墓前把胜利捷报稍给您的,您安心地等待着吧!”

言罢,蒋纬国已经热泪盈眶,他绝不是在演戏,他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因为中国的抗战胜利,靠的就是无数像姚中英这样的真正爱国志士用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鲜血换来的。

现场十六人里一名军衔最高的少校忍无可忍地开口道:“蒋副参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姚将军阵亡后会被运到这里而不是收殓遗体、举行丧礼?甚至连他的已经被鬼子机枪打烂、满是鲜血和弹孔的军装都不给他换掉!还有,为什么我们会被莫名其妙地解除武装并被关押在这里?”他说着,怒视向干这事的刘启虎,其余十五人也都怒视向刘启虎。

“因为有一项极度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萧爻开口道,语气平淡但非常沉重,他用一种意味深长地语气望向少校等十六人,“你们既是南京军的一员,应该还记得南京军这支部队的特殊性吧?”

“当然记得!”少校慨然正色道,“我们是死士,是要死在南京的军队!”

“很好。”萧爻点点头,“现在,你们为国而死的时候到了。请放心,你们会死得非常有价值、有意义,你们每个人起码会有五百个日本人给你们陪葬,你们每人家里会收到你们两年的薪饷作为特殊的补贴抚恤金。听明白了吗?愿意加入的人请说一声。”

蒋纬国听得几乎不敢抬头看着十六个人,他只是在十几秒的空气凝固般的沉默后听到了十六声陆续响起的“我愿意”“我明白”“我加入”。

四十多分钟后,傍晚5时整,栖霞山以南一公里的鲤鱼山,南京军和日军的拉锯区。

日军第5师团在夺取龙潭镇后一路向西快速穿插,试图在南京城北处兵临城下且能抢占几个重要据点,但随即在栖霞山遭到了南京军第99师第2旅的强劲拦截,同时坦克部队和机械化辎重部队都被乌龙山炮台摧毁,所以日军只是夺取了栖霞山附近的鲤鱼山这个小山丘充当桥头堡,未能真正地杀到南京城北部,眼下,栖霞山和鲤鱼山之间的这段一公里的地带成了两军进行拉锯、争夺、对峙的地方,因为鲤鱼山对日军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板垣征四郎中将特地派了一个加强步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死守在这里,另外还把师团的第5骑兵联队也调到鲤鱼山一带进行机动游弋以协助作战。

密集而低沉的


状态提示:第306节 钢铁反击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