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17节 再度忙碌 4

蒋纬国意识到自己又遭到刺杀了,他对此非常清楚,因为累计遭到的五次刺杀(暗杀)每一次都让他刻骨铭心,跟死神擦肩而过的恐怖经历无法不令人刻骨铭心。实际上,蒋纬国被刺杀次数不止五次,总数起码还要翻两倍,大部分都在刺杀者付之行动前就已经被挫败了。

埋伏在那栋高楼的天台上的那个狙击手的枪法是射石饮羽的,他这一枪打得极其精准,准得令人叹为观止,尽管蒋纬国车子周围聚着上千人,甚至二三十人就紧贴在蒋纬国车子边,但他还是一枪毫无偏差,子弹呼啸而来后,从两个相距不足三厘米的学生脑袋中间的空隙里贯穿而过,结结实实地射向车里的蒋纬国。“嘭!”高速飞行破空而来的子弹像弩箭般击中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蒋纬国就在玻璃后面半米处,并且眉心完全就在子弹的弹痕中,这颗闪电般的子弹只需再用一毫秒时间、继续飞行半米就会射入蒋纬国额头、钻透蒋纬国的颅骨、搅烂蒋纬国的大脑,让他死得不能再死。

猛烈的撞击声中,击中挡风玻璃的子弹在玻璃上打开一个小白点,然后呼啸着反弹开,周围人群响起一片惊叫声,车子边的一个学生颤颤巍巍地捂住自己的脖子,五指间血如泉涌,跳弹击中了他的脖子,犹如匕首般切开了他的颈部大动脉。周围人群先是惊叫,然后都发愣,继而在惊恐万状中拼命呼喊、四散奔逃,正在现场维持治安的军警宪们急忙赶来,一边抢救中弹学生一边警戒四周。“那里!”坐在蒋纬国车子后面第二辆车上的陈明大吼着指着一个方向,“那栋楼!在天台上!快去抓人!”

大批的军警宪特飞奔着而去,蒋纬国的卫兵们没有动,他们不会去抓人,因为那么做的话就极有可能中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他们的责任是密切地保护蒋纬国本人,陪同他身边。

蒋纬国的车子里,孙涛猛踩油门,车子在街道上走着“s”轨迹并飞驰离开,万一对方还有机枪、掷弹筒、迫击炮,车子呆在原地就是等死,柳无垢和蓝慕竹刚才都吓得花容失色,两人一起惊声叫了出来,随后捂住嘴,因为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溅开了一团放射状的鲜血,是那个学生的。蒋纬国同样惊魂未定:“我操!”他眼睛死死地盯着挡风玻璃上那个小白点。

“纬国...”柳无垢瑟瑟发抖地抓住蒋纬国,“好险啊!真的好险啊!幸好...希特勒元首送你的这辆车是防弹的...”她浑身哆嗦个不停。

蒋纬国今天能够大难不死全靠两个人,一是希特勒,蒋纬国第二次出使德国并在结束行程回国时,希特勒送给他好几件礼物,价值上万美元的劳力士手表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就是蒋纬国此时乘坐的德国大众牌汽车,并且是特制“限量版”,车身外壳是高强度的合金,玻璃都是防弹玻璃,子弹是打不穿的,可以承受轻机枪或通用机枪扫射几分钟(重机枪肯定扛不住),掷弹筒炮弹也炸不烂这辆车(不排除车里人会被爆炸震死)。靠着希特勒送的车,蒋纬国捡了一条命,没被那个对他进行刺杀的不明身份的狙击手给一枪毙命;另一人是孙涛,因为他阻止蒋纬国下车,可以想象,如果蒋纬国刚才下车,没有防弹车保护,他的结果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一枪爆头。那个狙击手本来是等着蒋纬国下车的,没想到蒋纬国没下车,所以直接对车子前方的挡风玻璃开枪,想要子弹打穿挡风玻璃击毙蒋纬国,但玻璃是防弹的。

抵达北平市政府大楼后,蒋纬国勉强喘了一口气,这场节外生枝的刺杀事件让他没有精力去接待学生代表了。“你替我去吧!”蒋纬国吩咐柳无垢。

柳无垢想了想,点点头:“好,交给我吧!”她先前也是热血青年,现在因为蒋纬国的熏陶而已经变得理智了,毕竟是“过来人”,她对外面那些热血青年的心理是非常清楚的,说服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柳无垢离去后,蒋纬国点起一根香烟,他低着头,缓缓地抽着:“你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误解我呢?为什么还有人想杀我呢?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为国为民啊!”他叹口气。

房间里没有第三个人,除了蒋纬国就是蓝慕竹,虽然蒋纬国没看着蓝慕竹,但蓝慕竹知道蒋纬国在跟自己说话。蓝慕竹想了想,神色和语气都很同情蒋纬国:“我也不是很清楚,也许...”她顿了顿,“你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对的,但你的方法或路线可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你看,学生们说得有道理啊,国军明明能打败日军,明明能把战争打下去,真正地抗战到底,收复全部失地,取得最终的胜利,可国府却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甚至还跟日本人展开合作,说实话,我也有些不能理解。”

蒋纬国苦笑:“打个屁!抗战到底个屁!都打得倾家荡产了!没钱,战争怎么打下去?搜刮老百姓么?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好好地发展经济啊!”

蓝慕竹点点头:“是的,发展经济是正确的、应该的,可是,办法或路线出错就可能本末倒置的。国家的根本是人民,是最广大的劳苦大众,你要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她欲言又止,胆怯地看了看蒋纬国,似乎不敢说下去。

“而不是什么?”蒋纬国惊讶地看着她。

蓝慕竹定了定神,鼓起勇气,她并不害怕蒋纬国,她跟蒋纬国认识的时间已经不短了,知道蒋纬国“好脾气、软性子”的脾性,所以她


状态提示:第417节 再度忙碌 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