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569节 美苏特使 2
对中国的态度上,英国人比较傲慢,法国人还算清醒点,也更怕“得罪人”,所以张伯伦只给希特勒发去贺电,勒布伦则给德中两国高层都发去了贺电。

张伯伦和勒布伦都不是“雄主”,客观上讲,两人也不算“昏君庸主”,两人只是“守成之主”,两人不具备大魄力,联盟国如果真的跟苏联打得两败俱伤,英法对联盟国搞落井下石的勇气还是有的,但联盟国在苏联战场上屡战屡胜、越战越强,张伯伦和勒布伦都心头敬畏不已,讨好联盟国还来不及,哪里还敢招惹联盟国,哪里还会在联盟国眼皮下援助苏联,连口头支持苏联的声援都不敢发,更别提直接出兵跟苏联并肩作战、对联盟国开战或宣战了。说白了,联盟国在苏联战场上打得越辉煌,英法就越感到怕,越不敢支援苏联、招惹联盟国,生怕引火烧身,把苏联当成了避之不及的瘟神,绝不希望被苏联拖进火坑里。

“一群鼠目寸光、麻木不仁的蠢货!”得知张伯伦、勒布伦给联盟国发去贺电的事情,斯大林先是破口大骂,随后阴沉沉地冷笑起来,“你们就尽管像鸵鸟那样把脑袋埋在沙子里自欺欺人吧!早晚,你们会自食其果!一群可怜可笑的白痴!智商连孩子都不如的低能儿!”

最让斯大林感到希望的就是罗斯福,比起得过且过、没有远见卓识的张伯伦和勒布伦,罗斯福显然是高瞻远瞩的,他对斯大林的看法表示“认可”,但是,他又对苏联“爱莫能助”,因为罗斯福不是斯大林、希特勒、蒋介石那样的独裁者,后面三人做出什么重大决定时只需大笔一挥,罗斯福做不到,他做出重大决定需要通过国会,但美国国会绝大部分议员都毫无兴趣援助苏联,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强烈反对,要么幸灾乐祸:

“苏联?关我们什么事?那个国家不值得我们浪费美国纳税人的一分钱!”

“援助苏联?简直是开玩笑!那个邪恶的红色帝国越早灭亡越好!”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欣赏苏联斯大林被从地道里揪出来时的丑态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屠夫暴君早就该被送上绞刑架了!”

罗斯福无法说服国会通过“美国援助苏联”的法案,甚至,他都没可能张嘴说出话题,他旁敲侧击地让人对美国民间各界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主题就是“如何看待苏联战争和苏联政府此时的处境”?结果,超过76的民众认为“不关美国的事”,18的民众抱有“希望看到苏联灭亡”“美国应该参加苏联战争,跟德国、中国一起消灭苏联”的看法,只有约1的民众认为“美国应该帮助苏联”,但是,“帮助苏联”这句话绝不等于跟苏联并肩作战,顶多只是美国低价地卖一些重要物资给苏联。

孤立主义的流行使得美国各界从上到下都怀着强烈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并且,美国人普遍对苏联、对苏维埃政权、对布尔什维克主义不存在好感甚至充满了厌恶感。一方面不想“管闲事”,一方面需要自己帮助的是自己讨厌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基本上都是乐见苏联灭亡,即便有少部分意识到“唇亡齿寒”道理的美国高层,也同样不赞成援助苏联:

“没了苏联,我们还有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盟友,仍然可以抗衡联盟国阵营,至于苏联,有不如无,跟它做朋友是弊大于利甚至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一不小心,它就会把它身上的红色瘟疫传染给我们了,并且它一直想把红色瘟疫传播到世界各地。”部分强烈反对苏联意识形态的美国高层这样说道,“实际上,全世界都热烈无比地盼望着苏联的灭亡。”

“美国直接出动军队参战,是绝无可能的;美国以政府官方的名义公开宣布支持苏联,也是绝无可能的;美国政府暗中援助苏联,同样是几无可能的,也许有微弱的希望,但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政治和宣传上的运作;所以,我只能以个人身份通过一些特殊渠道给苏联送去也许是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个人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援助。很遗憾、很抱歉,我已经尽力了。”罗斯福最终这样回复斯大林。

斯大林寄予最大希望的“美英法援助苏联”的泡影被事实证明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面对这个冷冰冰的残酷事实,斯大林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认真地思考除了“灭亡”外最后三条路:乞和、乞降、流亡。

乞降第一个被否决了,因为“乞降”跟“灭亡”毫无区别,那么只剩下“乞和”和“流亡”两条路。很显然,流亡是最后的路,在这之前,苏联唯一能走的路就是“乞和”。因此,斯大林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濒临亡国灭种边缘的奥斯曼帝国末代皇帝穆罕默德六世那样——不顾一切地乞和。乞和不同于议和、请和、求和,议和是在双方地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和谈,请和、求和,从字眼上就不难看出区别,至于乞和,根本就是乞讨了,因为苏联此时在战场上已经毫无跟联盟国讨价还价的资本。既然是乞和,那么,苏联必然要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彻头彻尾的丧权辱国,不过,都这个时候了,丧不丧、辱不辱也已经不在乎了,更何况,苏联政府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斯大林的前任列宁就干过乞和。一战期间,俄罗斯帝国陷入战争泥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趁机夺取了国家政权,但脱胎于沙俄的苏俄仍然还是一战交战国,跟沙俄敌方德国还处于战争状态,为了稳


状态提示:第569节 美苏特使 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