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077节 客人 3

蒋纬国摇了摇头:“移民是必然的,但还不能大规模。第一,德国境内的犹太人的处境是最危险的,你们必须优先把德国境内的犹太人迁移到中国来,但是,如果你们大规模迁移,德国政府就会察觉到你们和我们的合作关系,眼下的中国非常依靠德国,确实不能为了你们而得罪德国,所以,我建议你们不要操之过急;第二,中国现在急需各方面的人才,我希望你们优先迁移技术人才来到中国,‘人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嘛!这样,中国能短时间内获得最急切需要的犹太人的人才,同时,你们的移民速度和规模也不大,不会引起德国政府察觉。”

古里安连连点头:“小蒋先生,你说的很对。”

蒋纬国补充道:“你们向中国展开移民,第一是优先考虑迁移德国境内的犹太人;第二是优先考虑迁移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不限于德国境内,包括美国等地。”蒋纬国取出一张纸,上面是五个人名,这是他“蓄谋已久”早就写好的,“这五个犹太人必须第一批就来到中国。”

古里安接过蒋纬国的这份名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伯特·奥本海默、冯·卡门、爱德华·特勒、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蒋纬国恨不得把全世界的高端人才一个不剩地挖到中国,这样也符合后世那些穿越小说的套路,但实际上,蒋纬国根本记不得那么多人名,在犹太人科学家里,他只记得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冯·卡门,至于特勒和朗道,还是他去南京大学里请教了几位中国本土科学家“套话”套出来的。爱因斯坦不用多说,这个不修边幅、蓬头乱发的老头只能用“屌爆了”形容;奥本海默也不用多说,历史上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总负责人,也是一个犹太人;冯·卡门是航天航空领域里的泰斗巨匠,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学生;爱德华·特勒是历史上的“氢弹之父”,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是苏联犹太人,号称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蒋纬国可以靠着“高瞻远瞩的思想”提前下手挖人才,但是,即便拥有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中国此时的薄弱国力也没办法让中国独自研制出原子弹,不过,把这些关键人才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国就有资本跟美德大国联合研制原子弹,就能分一杯羹。

“好,我们知道了。”古里安点点头,神色郑重。

蒋纬国最后说道:“我们欢迎你们来中国,在华暂住和工作的犹太人都会拥有跟中国人一样平等的地位和合法权益,但是,第一,你们要遵守中国的法律;第二,你们不得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试图渗透中国;第三,你们可以跟别国进行合作,但不得损害中国的利益。”

古里安三人都神色严肃:“我们保证。”

蒋纬国心里很明白,今天是月11日,著名的德国“水晶之夜”事件会爆发在月9日,就是差不多整整两年后。在“水晶之夜”前,德国政府或者说希特勒,对德国境内的犹太人的态度和对策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只是通过一系列不公平法律剥夺犹太人的合法权益,并没有明火执仗地对犹太人举起屠刀,但在“水晶之夜”后,纳粹德国就真的开始有计划地驱逐、囚禁、关押犹太人了,继而演变成为用大型灭绝营来屠杀犹太人。此时,德国境内的排犹反犹气氛虽然已经有了,但还不是特别浓烈,所以犹太人不可能现在就大规模地逃离德国,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蒋纬国知道,犹太人此时对他的忠告并不是完全相信的,只是把中国当成一条备用后路,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赌注押在中国的身上,等到“水晶之夜”事件发生后,希特勒彻底对犹太人露出满嘴獠牙,犹太人才会真正地感到恐惧,才会真正地重视中国。大局势所限,导致蒋纬国还不能“充分利用”犹太人,但起码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时间很紧。水晶之夜是在月9日,那时候,中国抗战已经发生一年零四个月。按照原先的历史,中国在这一年零四个月里已经陆续打完了平津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这六场大规模的战役,结局是:输、输、输、输、输、输。虽说徐州会战期间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台儿庄大捷,但国军最后还是放弃了徐州;虽说这六场战役可以被国民政府宣传成“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输了就是输了,列强大国和犹太人只会看到:中国的北方核心北平和天津、中国第一大港口和东亚金融中心上海、华北战略要地太原、首都南京、华东交通枢纽徐州、华中重镇武汉等一个又一个的大城市和军事重镇都被日本人一个接一个地占领了。蒋纬国心里很清楚,如果在这一年零四个月里,中国在抗日战场上屡战屡败,那么,别说德国会对中国大失所望,犹太人也会一样,不会再看好一个摇摇欲坠、濒临灭亡的国家,谁愿意爬上一艘残破不堪、即将沉没的船呢?蒋纬国再在希特勒和犹太人面前如何地巧舌如簧、天花乱坠,也只是苍白无力的吹牛说大话,无法挽回希特勒和犹太人的“心”。因此,中国必须要在开战后的一年零四个月里打几个胜仗,并且是漂亮的、重大的胜仗,这样,中国的国际地位才会提升,德国和犹太人才会真正看好中国。

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有实力,别国和别人才会真正地服气。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的。<


状态提示:第077节 客人 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