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786节 日本求和 1

蒋纬国在后世网上曾经多次看到过这种言论:中国人是缺乏骨气的,日本人则是铁骨铮铮、宁折不屈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数是中国的“当代爱国青年”,他们犹如鲁迅附体,怀着对本国同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以及“众人皆醉我独醒”“我无所畏惧,我敢说真话”的傲骨心理,杜鹃泣血般地抨击着中国人的“没骨气”“软骨头”等劣根性,试图“振聋发聩、警醒国人”。对于这种言论,蒋纬国的态度是嗤之以鼻,他觉得这种言论虽然不是无中生有,但确实有些矫枉过正、夸大其词,既对中国人进行了自我贬低,也抬高了日本人。说中国人没骨气、日本人有骨气,根据是什么呢?绝大部分持这种观点的人的根据都是一样:你看,中国人历朝历代出了多少认贼作父的汉奸(汉族奸细),反观日本人出了几个和奸(和族奸细)?面对异国强敌,太多太多的中国人选择卖国求荣,但日本人却几乎都是死战不降、拼命到底的。…这套说辞看起来好像有理有据,实际上却是一种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的诡辩。诚然,中国人历朝历代确实出了很多的汉奸,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国人生活的华夏九州在地理上天然地与异族外邦接壤,中国人遭到异族外邦的侵略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华夷断断续续地厮杀几千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人肯定会出汉奸,中国人那么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几千万人、几亿人的庞大群体是不可能做到一个奸细都不出的;反观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都是大海,使得日本天然地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国家,继而导致日本的古代战争史几乎都是日本人杀自家日本人,因为日本根本就不会受到异族外邦的进攻。既然根本就没有外敌打进日本国土,那么,日本人想当和奸也没机会当呀!日本不但孤悬海外、位置偏僻,并且日本一直都穷得叮当响,几乎没什么油水,使得日本的邻居、东亚大陆上的无敌霸主——秦、汉、唐、明等中华强大王朝上千年来懒得劳师动众地主动打日本,因为打下日本也是得不偿失的。大秦、大汉、大唐、大明…这些强大帝国哪个不具有灭亡日本的能力?只是懒得去灭亡那个根本就不能带来利益的、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而已。如果日本盛产黄金钻石或者日本跟朝鲜一样就在东亚大陆上与中国直接接壤,可以想象,日本上千年来肯定被打甚至被灭亡很多次了,和奸也会在这个整体大环境下层出不穷。中日第一次交锋是唐朝白江口之战,此战,唐军大获全胜,日军一败涂地,败报传到日本,日本上下惊恐万状、闻风丧胆,全国到处忙着修建工事准备抵挡唐军进攻日本本土,当时执政的所谓天智天皇还进行了紧急迁都,把国都从海边搬到了本州岛腹地,但大唐帝国对日本这个穷弱得堪称下九流的蛮夷小国毫无兴趣,在完全有实力打下日本本土的情况下懒得打,因为日本实在太穷太落后了,根本就没有打的价值,完全不值得耗费钱粮对其大动干戈,就好像一个正常人不会特地不上班去追杀一条癞皮狗,那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的无聊行为。日本古代史上唯一遭到外国进攻的战争就是元日战争,那场战争可以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并且绝不是什么元朝和日本的全面战争,当时的蒙古人主要忙着征服亚欧大陆,对日本这个偏僻荒凉的海外岛国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只是“忙中抽闲”地打几下而已。元日战争中,元军有限地登陆了日本沿海几个地方,与日军打了几场海边遭遇战就败退了,战争时间持续很短,波及范围也很小,日本人在这场战争中照样没有当和奸的机会,所以日本人才可以大吹特吹日本人是多么多么的铁骨铮铮——后世历史学家也已经证明了,忽必烈发动元日战争的动机并不完全是为了征服日本,更多的是为了借机消耗掉已经被蒙古人征服的南宋、金朝等灭亡国家的投降军队,并且,尽管进攻日本本土的元军是由南宋降兵、金朝降兵、高丽人等组成的“杂七杂八之众”,但也在日本战场上把日军打得难以招架,而元军最终的败退也不是因为日军的顽强抵抗,而是两个原因,一是气候条件恶劣(就是日本人吹嘘的“神风”),二是后勤供给不济,毕竟在那个科学技术还十分落后的时代,用大规模船队进行跨海远征还是颇为困难的,而日本本土又穷得叮当响,元军在日本本土难以进行“以战养战”(元军打南宋时一路都是以战养战的,因为南宋富得流油)。因此,“中国人汉奸非常多,日本人和奸非常少”只不过是中日地理环境造成的一个必然现象,仅此而已,日本人并非没有和奸,而是日本人根本没机会当和奸。退一万步说,正因为中国在历史上屡屡遭到异族外邦的侵略,所以中华民族不但出汉奸,同时还出了冉闵、霍去病、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阎应元、郑成功、袁崇焕等浩如繁星的众多中华民族英雄,这些中华英雄个个都是在对外战场上痛击异族外邦的千古名将,日本有吗?日本有抗击异族外邦的英雄和名将吗?几乎一个都没有。日本人大吹特吹的那些所谓“古代名将”个个都是杀日本自家人的,因为日本人上千年来都是打内战的、自家人杀自家人的。另外,在日本人上千年的内战中,背叛旧主子、投靠新主子的日本人肯定是非常多的,这


状态提示:第786节 日本求和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