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发动机>第二一二章进攻迦太基
冬有这样的神力,已经想不出其他人了。尤利西斯细细品味使者带回来的话,发现最重要的话好像被隐去,找使者仔细问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那怪物已经飞临头顶了。

八十五章搜刮

尤利西斯感觉到这东西太邪恶了,应该远离他,匆匆的下了城墙回总督府,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事情。他第一个反应居然是把妻子儿女送出城,然后,然后坐在总督的位置上毫无动作。

飞艇继续上升,他们再不敢底于一千米的高度轰炸,更何况,吴怀斌在这里,他们哪里敢造次?终于到达预定高度。轰炸手瞄准城楼,一颗500公斤级的炸弹脱离束缚,带着尖利的哨声,一头扎向城楼。这500公斤级的炸弹是吴怀斌考虑到这边城墙高大而设计的。

轰,500公斤专门对付城堡的炸弹在城门前爆炸,相差20来米,但是500公斤的炸弹是多么的恐怖,他的冲击波直接把铁门直接推到,而在铁门后面准备战斗的士兵被压死的不知道多少,当然不是被压死,也会被冲击波震死。而在城里楼上的士兵,直接被震死,被弹片飞石砸死砸死的也不在少数。

就过十几秒钟,第二枚准确的击中城楼,城楼上种出一个超级大蘑菇,门洞整个塌下去,而箭楼,化作飞石碎块四处飞溅。刚才吴怀斌呆的高台居然被飞石砸塌了,看到此情景,吴怀斌偷偷的抹了一把汗。另5艘也相继投下炸弹,这高大城墙上留下了深刻记忆。6艘飞艇15枚炸弹,炸出了进300米的大缺口。轰炸之后·正面高耸的城墙像被狗啃过一样,已经坍塌大半,而宽阔的护城河也被废墟掩埋了大半。

尤利西斯知道再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打白旗投降吧。总督府升起了白旗,很快军队里也挂出白旗,吴怀斌的炸弹非常最珍贵,让人打出停止轰炸的信号弹。

罗马人的军队整整齐齐的被解到码头,武器一堆,甲胄一堆,钱币一堆。唐军随即进城搜刮民财,搜刮民财这词难听,但就是这样做的。军队的行动非常的高效,2万军队进城,分区域搜刮,没有反抗,也没有抱着大腿说不要拿走。对他们来说,军队没有屠城,也没有奴役他们是最好的事情。

唐军很礼貌敲开一家一家大门,由俘虏的拜占庭士兵做翻译,大部分的人家都很配合的交出金币,银币,当然少部分的,特别犹太人,喜欢藏东西,他们一直不得人心,被带路的士兵说的低掉,而那些藏金银的也被。一天时间把迦太基搜完了,得到金和金器340吨,银5千多吨。

吴怀斌看看地上堆的山武器和甲胄,好吧,自己根本就用不到,但武装一个蛮族还是可以的。日耳曼人还是蛮族么?还是武装斯拉夫人?吴怀斌最后还是决定扶持日耳曼人,那些脑子轴的可爱的人。斯拉夫人对土地的野心太强大了,就这一点不好也

其实罗马只有2种人,奴隶,奴隶主。自有民就是奴隶主,所以这个城市没有平民,或者穷人,这让吴怀斌打起劫来,很没有心理负担。2天后,吴怀斌搜刮的迦太基的差不多了,才把所有的金银粮食装船。

尤利西斯看着远去的舰队,又看看被炸塌的城墙。那感觉真是人在天堂,心在地狱。自己没有沦为奴隶,也没有人成为奴隶,损失的只是金银。可是怎么向拜占庭解释?难道说是波塞冬出巡?那旗子上的字还是能够记下了,但是那是哪国人攻击的?

使者被通敌的名义杀了,一件事情总要有替罪羊的,使者的脑袋不大不小刚好堵这个窟窿。民政有了交代,军队的更好交代,炸死的人不在少数,找个官职大点的,树立成英雄也交代过去了。就这样使者一人倒霉,全城人英雄抗击,敌人久攻不下,最后花钱买通敌人首领的夫人,撤围而去,这样的故事说的通。至于甲胄武器,有铁有奴隶很快就有了,钱么?你抢我的,我就不能抢别人的?世界不就这样的么?

舰队上,吴怀斌在开庆功会,一次成功的抢劫,整个抢劫过程只有30多个人受伤,没有人死亡。当然整30个受伤的,除了10多人是被城里因轰炸变成危楼倒塌砸伤的,而其他有十几个是非常不人道的受伤,他们是被借种过度受伤的。

头天进城还好,那些罗马人,特别是罗马女人对唐军保持距离。第二天,传的最多的这些穿黑衣的都是波塞冬的分身,如果能够怀上他们的孩子,会聪明无比。然后就有人行动,落单的唐军就惨了。吴怀斌听到这事情,好熟悉的事情,好熟悉的手段,想起宋朝,那些倭女借种的事情。人伤了,但怎么处理那些女人?也只能呵呵了。

吴松整个在船上观察了整个,轰炸过程,有没有当初的惧怕,但也是心解未解,在庆功宴上也是闷闷不乐的。往事不可追,来世不可待。但心中的疙瘩终于被昨天的轰炸炸出来,现在他已经完全知道,自己和吐蕃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就算气疾也拦不住人家。不过现在操心他们做什么?但愿禄东赞不要发自己犯过的错误。

吴怀斌见吴松闷闷不乐,问道:“吴松,怎么了,想高原了?”

吴松点点头,吴怀斌说道:“高原我去过,高原很美,天很低,很蓝,云很白。可是一年有半年被冰雪封锁,人民却过的非常苦。”

吴松没有说话,吴怀斌继续说道:“那里的人很单纯,只要能吃饱饭,穿暖衣服,就别无所求。”吴怀斌想想说:“吴松你能给他们这样的生活么?


状态提示:第二一二章进攻迦太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