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先“礼”后兵

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神仙或是妖怪?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说有的拿不出切实证据,说没有的同样也无法合理解释那些超自然的现象。张宝虽是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但让他去相信自己的到来是某位神的恶作剧,他宁愿相信自己是遇到了一种科学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

敬鬼神而远之,便是张宝对待鬼神的态度。与其将希望放在那些虚无缥缈不怎么靠谱的鬼神身上,倒不如自己努点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张宝不信鬼神,对于那些宗教也就更加没有好感。无论哪一种宗教,除邪教外,大部分教派的宗旨都是劝人向善,但光是教义好那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看执行这些教义的人究竟是如何执行的。

大宋道教香火鼎盛,这要归功于当今官家赵佶,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赵佶贵为大宋天子,他推崇道教,那些指着他吃饭的人自然也要纷纷效仿。别看此时佛教被道教压制的凄凄惨惨,当年他们也是辉煌过的,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笃信佛法,是一位虔诚的佛教狂信徒,就是下场凄惨了点,最后是被活活饿死的。

赵佶虽不像梁武帝那样痴迷,但道教在赵佶的关照下,那小日子过得也是滋润得很。佛道之争历来已久,而这教派之争,在中国还算是温和的,要是搁西方,那早就打得头破血流了。历史上有名的十字军东征,起因不就是教派之争,自认为“正义”的教派要消灭“邪恶”的教派。可这世上又哪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不过是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也跟着有所不同罢了。

但这回林灵素针对张宝,实在是出乎张宝意料。虽然不喜跟宗教人士来往,但张宝也没必要与宗教人士过不去,双方相安无事多年,这次林灵素主动挑衅,让张宝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过这位大宋朝的“反佛圣斗士”?

道家提倡清静无为,佛家讲究因果报应;虽然都有劝人向善的教义,但若让张宝来选,他宁愿选择道教也不要佛教。一来道教是本土教派,与张宝更显亲近,二来便是佛教所讲究的因果报应是前世因,今生果。说白了就是你今日倒霉是上辈子干了缺德事,而你今日走运则是上辈子干了好事才得的福报。若是你想要下辈子走运,那这辈子你就得干好事,而你若是这辈子倒霉,那也是你上辈子欠的债,这辈子来还,所以你不能反抗,你要逆来顺受,你要“赎罪”,这样下辈子才能有个好报……

且不说这种因果论的科学性,单是这种劝人逆来顺受不去反抗的倡议,就不能被张宝所接受。按照佛家的这种说法,那将来金兵南下生灵涂炭也是大宋百姓上辈子造的孽,所以要用这辈子来还?这不是扯淡了嘛!

在张宝眼里,宗教对人所起的最大作用,就是提供一个精神上的寄托。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当人遭遇失败,心情感到迷茫的时候,宗教的确能够起到安慰人的作用。但是再好的教义也是由人来传播,而这世上真正大公无私的人却如同凤毛麟角般的稀少。

林灵素本是一佛门沙弥,只因犯戒受罚心中不忿,这才改做了道士。后来机缘巧合,他得了蔡京的引荐得见天颜,从而就此一飞冲天,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朝得势以后,林灵素大力提倡改造佛门,但做此事的动机,却并非为国为民,只是为泄私愤,为报复自己当年在佛门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此时的林灵素圣眷正隆,官家赵佶待之如上宾,权倾朝野的蔡京见了都要以礼相待,而林灵素也就在人人吹捧的环境下“飘”了。谎话的最高境界,便是说谎话的人也相信了自己的谎话。赵佶礼待林灵素那是认为林灵素有神通,可以实现自己得道升天的美梦,可林灵素说白了也就是一凡夫俗子,他那些所谓的“神通”,搁现代就是一些戏法魔术,只要清楚了其中的原理,有些“神通”甚至压根不值一提。

但官家赵佶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依旧视林灵素为神人,对林灵素所说的“预言”深信不疑,这也就导致当林灵素想要对付谁的时候,只要跟官家说些那个人的坏话,就可以达到害人的目的。只是张宝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究竟有哪里得罪过林灵素?二人平素压根连面都没见过,又怎么可能交恶。

一开始张宝以为是自己无意中曾经得罪了林灵素,可细想了一下之后便推翻了这个想法。可无风不起浪,林灵素为何要在官家面前说自己将来会成为祸害大宋的大患?他浪的?既然原因不在自己身上,那林灵素针对张宝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林灵素自己浪的,另一种便是林灵素受人所托。

林灵素能够有今日之成就,最需要感谢的自然是蔡京,若是当初没有蔡京的引荐,他也没机会见到当今官家,也就不可能利用自己所会的“神通”把赵佶忽悠的惊为天人。但后世有句话说的很贴切,没有永远的友谊,唯有永恒的利益。

蔡京之所以会向官家赵佶推荐林灵素,不是他跟林灵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关系,而是他想用林灵素对付跟他不怎么合拍的另一个道人。官家信道,蔡京等人为了投其所好,便经常向官家引荐一些具有神通的“仙师”,但那些“仙师”在得到官家的重视以后往往就会变得目中无人,就连对他们有引荐之恩的人都不怎么放在眼里。

好在官家向来便是喜新厌旧,这也就给了蔡京等人推陈出新的机会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七章 先“礼”后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