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兵西夏
迈,但虎老雄风在,他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与之比肩。完颜晟能指望的,也就是完颜阿骨打突然挂掉,那样他才能有所作为,至于眼下,只能先逆来顺受的忍着,只要不给完颜阿骨打找到借口,他就能保存住实力。

*********************************

金兵意欲二次南下,这个消息对辽国上下来说绝对不能算是好消息。而对于眼下的宋国来说,也来得极不是时候。好在金国这回也似乎没打算指望宋国这个不靠谱的队友了,除了礼节性的派人邀宋国出兵共谋大事外,金国的使者悄悄的抵达了西夏的兴庆府。

此时的西夏国主李乾顺已经意识到继续紧抱辽国的大腿对自己来讲并没有什么好处的现实,虽然辽国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及其子李仁爱极力劝说李乾顺不要放弃辽国,但西夏说了算的是李乾顺,而且李乾顺也不愿冒着得罪金国的风险继续帮助日薄西山的辽国。

当金国表示在灭辽以后会将西京道的东胜、云内以及黑山一带作为报酬交给西夏以后,李乾顺动心了,答应了与金国结盟的提案。耶律南仙以及李仁爱对此自是不满,只是可惜李乾顺早有防范,在二人给辽国通风报信以前便命人将二人软禁,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若是没有张宝早先的提醒,耶律敖卢斡还真有可能被蒙在鼓里,中了西夏的背后一刀。但张宝那时有一句话打动了耶律敖卢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李乾顺是西夏国主,如今辽国式微,西夏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附从辽国,谁也不敢打包票。

耶律敖卢斡因为这番话而多留了一个心眼,在回到大同府后便暗中请姑丈耶律余睹派人潜入了西夏的兴庆府。倒不是监视李乾顺,而是盯着耶律南仙母子,只要这对母子出现了状况,那就说明西夏出了问题,辽军需要提防西夏背后捅刀。

因为不是盯着西夏国主的缘故,耶律余睹所派的密探并没有被人察觉,当耶律南仙母子被李乾顺命人软禁以后,密探便将西夏国内有变的消息传回了大同府。而收到此消息的耶律敖卢斡一面佩服张宝的“神机妙算”,一面命人通知驻守黑山的辽国天德军注意西夏军动向,别叫人给算计了。

但让耶律敖卢斡没想到的是,西夏的李乾顺早就有所安排,就在他派往天德军的使者离开大同府没两天的时间,西夏大将李良辅便率兵五千接管了天德军驻地。而天德军则准备赶来大同府与晋王殿下并肩作战,一同抵抗金兵。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耶律敖卢斡不由苦笑连连,看来李乾顺是早有趁火打劫之心,早先不动手也不过是顾忌金国的反应。这回金国使者的前往,无疑是给正待价而沽的李乾顺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想到那个总是摆出一副誓与辽国共存亡嘴脸的李乾顺,耶律敖卢斡不禁后悔自己当初反对有意趁金国内斗出兵西夏的张宝。早知如此,还不如就听张宝的,先把西夏这个墙头草给拔了,也省得如今自己闹心。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耶律敖卢斡也就是懊恼了一下,随后便命人抓紧时间通知安东军,因为仅靠西京道的辽军,是抵挡不住来犯的金兵的。而且这回还要提防一个不知何时就会对自己下黑手的西夏,没有了安东军的帮助,西京道绝对撑不下去。

好在安东军“不计前嫌”,对于耶律敖卢斡的求援,安东第四军主将李懹在第一时间宣布朔、应二州进入备战状态。早前趁着金国无暇顾及辽国的时候,安东军供应了大批粮草辎重给西京道的辽兵,凭借城池之利,阻挡来袭金兵一段时间那是没问题的。至于安东军,则在这时对西夏展开了攻击。

安东军虽然名义上是大宋朝廷的一支人马,但实际上却压根就不接受朝廷的节制。也就是说,宋金眼下虽是结盟的状态,但安东军想打谁就打谁,想帮谁就帮谁,朝廷就算有意见也只能一边待着。

更何况西夏与大宋历来就不对付,助辽抗金还有可能惹来他人的诟病,但攻打西夏,却不会有人觉得有问题。辽夏狼狈为奸多年,大宋一直便是挨欺负的对象,这时候趁着辽国自顾不暇,安东军出兵跟西夏算总账,只会让人拍手称快。

面对安东军的大举进犯,西夏国内不由慌了神。对于安东军的实力,西夏国主李乾顺心里有数,知道安东军虽是大宋的编制,但却又不受大宋节制。而且相比起西夏的老对手大宋西军,安东军明显要更难对付一些。

而这一点,在安东军攻入西夏境内以后便得到了证明。面对入侵家园的安东军,西夏军自是不肯坐以待毙。但安东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叫人难以抵挡,进入西夏境内后,安东军势如破竹,摧毁一切胆敢阻拦前进的对手。

西夏的城墙禁受不住安东军火炮的轰击,而在野外交锋,安东军的铁骑又一次次击溃赶来阻击的西夏军。仅仅一个月的光景,自偏关出发,由东胜州进入西夏的安东军便连破德靖镇、七里平、石州、神堆驿,逼近夏州。

安东军此番大举进犯,西夏举国震动,不明真相者自是纳闷不解安东军为何突然兴兵来犯,而事先得到李乾顺知会的人,此时也隐隐有些后悔。宋金虽结盟,但安东军却在帮助“辽国余孽”。无论是耶律敖卢斡还是耶律定,都不足为虑,但安东军却不能等闲视之。

金国开出的条件虽然诱人,但安东军来犯时,由于中间隔着一个辽国,金国就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兵西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