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120. 子弹的空腔效应

大家耐着性子,终于等到枪械李教官把子弹啰嗦完后,拉着大家到靶场上,老兵们很多还是有点小激动的,毕竟是要亲手玩一玩这把传说中的世界最先进的步枪。

三狗则是更为激动,感觉手中的枪也是蠢蠢欲动了,要大展身手了,看着李教官动作熟练的拉枪机、压子弹、拨动保险杆、击发,“砰”的一声,子弹出膛,动作一气呵成。

每人领了五发子弹,轮流一排排上靶场,先是卧姿射击,在教官的口令下,三狗完成了上弹、击发,打出了人生的第一颗子弹。

即使学着教官的动作,把枪托死死顶在右肩上,但是枪响后的后坐力,着实让三狗感觉到一阵后推力。

尽管是用力顶死枪托,可开枪的那一瞬间,枪管还是会跳动一下,不过没关系,李教官说了,单发步枪不怕这个。

因为98式(德造毛瑟1898式步枪的简称),虽然可以压进五发子弹,但不能像机枪那样连发,只能单发,就是一发一发打,每打完一发子弹后,需要再次拉枪机、保险杆等。

而后坐力是弹头在脱离枪口瞬间,火药气体猛烈向枪口外喷出的反作用力造成的,这个时候弹头早已经离开枪口了。

因此,后坐力对单发射击的命中影响非常小;但对连发射击的影响就很大,因为后坐力已经影响了枪体的位置了,所以,连发的机枪什么的,大都是有个支撑架固定的。

正当三狗还在感受射击带来的震动,其他的同学都已经开始乒乒乓乓的打开了,不一会儿,就打完了五发子弹。

大家验枪、关好保险后,起立退后,让后面一排的接着上;三狗才从刚才的刺激感中反应出来。

老兵们凑在一起谈论多的自然是新枪的性能和稳定性等,三狗也在旁边学了不少教官没有教到的歪方法,比如射击时候,要追求准度,就要屏着呼吸,再击发,再调整自己的呼吸频率和节奏,接着击发。

如果追求稳定性,可以把枪的背带拉到右手肘部外面,左手斜托着枪体,肩膀顶着枪托,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架支撑力量。

至于瞄准,除了正常的“三点一线”(缺口、准星、目标三点成一线)外,还有就是对瞄准的目标默数3到7再射击,这时候基本就是最佳射击时间了,因为我们看物体大约3到7秒时最清楚,过了黄金时间后就模糊了。

平时也要经常练目力,不是普通的视力,而是练习眼睛看到的假定目标,马上要算出大致距离、角度、准心等,如果是动态的目标,要算出目标移动的速度、和子弹速度的差别,提前量应该在哪里等等。

比如98式步枪的枪口初速755/s,有效射程是800(在800米内有杀伤力),标尺射程2000(最大射程,不等于杀伤射程)。

那么在前方600米左右处,有个横向移动的目标,大概是1/s,那么枪口准星应该在目标移动方向的一米处击发。

因为98式步枪尽管初速755/s,但计算上空气阻力,子弹飞行到600米处,差不多是一秒钟的时间,所以要有一个一秒钟的提前量。

88师的杜秉文说,其实98式在实战中,最佳射程是在400米左右的距离;因为子弹在一秒钟内到达目标,目标很难因听到枪声后作出反应躲避子弹。

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s,在700米之内98式的步枪弹是超音速运行的,等700米远的人听到枪响需要两秒钟时间,而子弹则是一秒钟就到达跟前了,所以等听到枪响后,要么是已经中枪了,要么就是幸运的没打中。

为什么打不中?原因在于弹头在飞行过程中,受空气、风向、甚至是潮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飞行过程中产生诸多的扰动,破坏弹头的飞行稳定性,弹头散布急剧增大,而且是朝随机方向偏移,命中率急剧下降。

所以,子弹飞行的时间、距离越长,它的稳定性就受各种因素影响越大,而在400米内,除了超音速外,子弹在空中飞行时间短,受外界因素影响少。

子弹的动能释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让子弹的“停滞能力”释放在最佳状态,是子弹射入体内后,不规则的翻滚碎裂,撕裂人体组织,把所有的动能都倾泻到人体内造成破坏的能力,这才是真正致命的。

还有就是射击距离过远,子弹的动能和稳定性都相对减弱了,击中人体时因为受到顿挫而产生翻滚,这样一来也会产生空腔效应,但原理不同。(前者是高压气体,后者是子弹翻滚。)

所以,低于400米的距离,子弹动能高,穿过人体,造成贯穿伤,前面留下一个不大的弹孔,后面的弹孔会大一些,比较难以致死。

当然这里说的是日本三八步枪的小弹头,65的弹头;而且只是有幸没有被打中要害部位,被打中头部胸部等,再小的弹孔,死亡的概率也非常高。

而98式步枪792的弹头,在近距离射击时候,会造成弹道创伤的空腔效应,高速运转的弹头进入肌体。

弹头在贯穿人体时,由于运动介质发生突然变化,弹头发生失稳,但仍存速很高,并向其周边运动,这样创道就要比弹头的直径大数倍甚至十数倍,这就是瞬时空腔。

同时随同弹头一起进入人体的高压气体遇到人体硬组织、受顿挫从射入孔反弹出来(弹头射入孔就成了气体射出孔),使射入孔产生十字形或星芒形炸裂,这时射出孔面积大概是射入孔的二、三十倍。

<

状态提示:120. 子弹的空腔效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