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635. 上来就是敢死队夜袭

民国二十七年(1938)5月13日,51师终于到达砀山,立刻接替58师部分阵地,58师自己主要负责砀山以北的阵地,防守日军第16师团的南下。

51师接替砀山以南的阵地,防御日军华中方面军第13师团的北进,现在时局已经非常紧张了,华北方面的16师团已经打到了砀山北。

南面的日13师团也突破徐州南线的淮河一线,占领蚌埠,沿津浦线北上,攻破宿州,现在直达苏北和河南交界的永城地界,兵锋直指砀山。

日军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13、16两个师团南北对开,像一把钳子一样,钳子口对准的就是砀山。

一旦让这两个师团合兵一处占领了砀山,那陇海线就跟津浦线一样,被日军的大钳子给钳断了。

如果说津浦线是当时中国铁路南北的重要交通线,那陇海线则是东西向的交通命脉,徐州刚好在这两条线的十字交叉上。

砀山的陇海线被断,徐州等于成了一座围城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和军队运不出去,什么徐州突围,什么徐州大撤退,什么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都别提了。

13日一到砀山,51师和58师一交接和碰头,51师王师长立刻就清楚了目前紧迫的危机局面。

日军13师团前锋已经到达砀山南朱楼镇的回龙集,王耀祖师长当机立断,立刻命令153旅派出精兵,不作休息,赶到回龙集,在夜晚发起突袭,给日军当头一棒。

153旅李天侠旅长第一考虑就是团张灵武团长第一考虑就是3营7连的罗志成(三狗)。

正常,在74军内全军大比武,305团3营7连获得连级单位的团体第一名,不先想到他们,还能想到谁。

张团长当机立断,命令7连长罗志成带队,以7连为主体,挑选上150人,为敢死队,急速赶往朱楼镇回龙集,夜袭日军。

三狗平生第一次参加战斗,也是夜袭,在半年多前的淞沪会战时候,在罗店,三狗第一次上战场,就参加了那次著名的夜袭战。

相同的配方,相同的味道,让三狗很是熟悉,这就是51师的风格,上来就是突袭夜袭,没有什么前奏动作,一来就是高潮。

这150人大都是三狗七连的人,以此为框架,增加了其他连队的精兵和营部的卫兵,组成了一支敢死队。

还没开战,就派出敢死队,这个节奏,快得令人眼花缭乱。

从砀山到回龙集,二十三公里的路程,正常徒步五小时,为了不让鬼子的侦察气球和情报人员知道。

三狗他们决定晚饭后,开始急行军,赶到目的地后稍作休整,差不多刚好是子时发起攻击的最佳时间。

一百多人晚饭后,身上除了带足武器手榴弹和子弹外,其他东西都没带,轻兵疾进,五个小时的路程,三个小时就走完了。

这个不但需要过硬的急行军功底,还要在夜晚里对陌生地方行军的准确度,对指挥员的要求很高,只是凭着一张地图,在黑夜里赶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村子去,并非易事。

全程陌生,全程摸黑赶路,虽然有个本地的老乡做向导,但也难免会走错,事实上,这个向导的老乡自己走到一半时候就迷糊了,这毕竟是摸黑走夜路。

幸好大家凭着过硬的方位感和时间感,用脚丈量出的距离感,最后还要纠正向导老乡的路,这个就让老乡惊叹不已,居然比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自己还要熟悉,神奇。

不过有老乡向导的好处不仅仅是带路,更大的是在夜袭鬼子的线路选择上,虽然这里都是平原,但还是有缝隙可以钻的。

面对日军至少一个中队可能是一个大队的营地,150人不多,就不宜分兵了,但三狗还是坚持派出一个班的人,绕到敌军营地南边去,作骚扰和呼应。

这个班就交给了狗腿的得意弟子彭长华了,长华经过多次的行动,独立性很强,独当一面没有问题。

彭长华带着一班人,和三狗约好时间,到了子时,不管有没有搞定鬼子哨兵,都要发动突袭。

现在离子时还有一刻时间,三狗在向导的指引下,带着敢死队绕过鬼子哨兵,居然一直摸进了鬼子营区的腹地里。

太顺利了,这是三狗自开战以来,运气最好的一次了,但愿好运能一直在,三狗一边惊叹着,如一个赌徒抓到一手惊天好牌一样,更是要压抑着内心的狂喜。

彭长华这边,因为是日军营区的南面,鬼子守卫没有北边和中国兵接近的方向那么谨慎和严格。

彭长华带着一帮小弟,亲自上手扑杀了鬼子的哨兵,倒不是要刻意表现自己,而是不放心手下,生怕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搞砸了,也让他们现场观摩学习一下。

鬼子经过连日征战,疲惫至极,营区里一片呼噜声此起彼伏,彭长华带着大家走在里面,感觉像是走在自家的猪圈里一样,满心欢喜地听着大肥猪们的鼾声。

时间还差个几分钟,彭长华安排好人手和路线,一人对一顶帐篷,只等北边三狗大部队的声音了。

三狗这边不像彭长华人少,一百多人,就好像一百多号强盗一样,闯进了满地是金银财宝的地方,不需要三狗指挥,各个小分队就迅速散开,兵力展开得很快。

离子时还有几分钟,不过三狗这边的人已经就开始动手了,用刀划开帐篷,一个个摸进去,手起刀落,砍杀鬼子。

在平地里搭帐篷睡觉,这简直是兵家大忌,但鬼子就这么做了,仗着中国军没有什么飞机大炮,


状态提示:635. 上来就是敢死队夜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