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七五章 纠结的袁世凯
统外交秘书蔡廷干见袁世凯有些走神,连忙出声提醒,众人这也才反应过来,七嘴八舌的向袁世凯进见着自己的意见。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有两个人走进了怀仁堂,来见袁世凯。袁世凯一看是蔡锷和莫理循两人,就神色疲惫的对两人说到:“你们两位也是听到营口冲突的事才来的吧,可惜没有看到刚才日置益的表演,嚣张的很啦”!蔡锷的脸色也是很不好,他没有接总统的话,而是有些生气的问到:“总统,营口和日本人发生冲突的事,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呢?这满大街上的人都知道了,都在议论纷纷时,我这个‘全国经界局督办’才从街上行人的口中知道这件事,是不是有些荒唐啊”!

蔡锷这个时候一直在北京,现在的他,对袁世凯和袁世凯领导的政府还是很信任的,所以在自己管辖的经界局,他还是做的有声有色。政府和日本人在商讨《十二条》时,他就曾严厉的反对,甚至建议袁世凯“举国之力,断日人之野心”,意思是不惜倾全国的力量和日本人决战,让日本人死了对中国的野心。这一次奉天军队和日本人的营口冲突,袁世凯忙着和众人商议如何应对日本人的报复和反应了,忘记政府的一些官员的消息通报了。其实蔡锷现在担任的是文职官员,对文官,那些通报的人也许就真的忘记了。

尴尬的一笑,袁世凯说到:“是我疏忽了,松坡千万不要见怪”,说着袁世凯让人把刚才日本公使的一番话告诉蔡锷和莫理循,包括了英美两国公使、俄国公使的话也一起说了。“你们看看,发生了这件事,日本人不但要我们全部接受《十二条》,还要加上把奉天南部交给他们,欺人太甚啊!俄国人也是趁火打劫,对北满虎视眈眈。乔治,你能教我吗”?后面一句话,是袁世凯向莫理循说的,乔治是莫理循的姓。

“总统阁下,英国和美国公使这一次没有支持日本人,对我们来是也许是一个好现象,我这就去拜访他们,希望能够劝说他们说动自己的政府,对日本人进行施压。不过我们自己也要做好应对的准备,我说的是军事方面的准备;也许山东的赵将军可以为总统做到这一点,当然是个人意见,请总统考虑”。说完这些,在袁世凯点头之后莫理循快步出了怀仁堂,忙他刚才说的事情去了。

莫理循找英国和美国公使沟通去了,但袁世凯仍然忧心忡忡,显然对日置益临走时威胁的话在担心,他用眼睛看向王士珍,最后询问到:“聘卿,你让全**队(主要是北方军队)进入戒备状态,是不是会让日本人觉得我们有打仗的意思,我看还是先解除了吧!看看莫理循回来之后与美英沟通的怎么样再说,能不打仗还不要打仗。另外子欣(陆征详)你要和润生(陆宗舆的字,为中华民国此时驻日本的公使)多联系一下,要润生多去和日本官员联络一下,打探打探日本国内以及军方对营口冲突事件的最新反应”。

王士珍正要回答,一边的蔡锷就已经开口了,“总统,对日本人我们不能再忍让了,刚才在街上总统知道我听到了什么吗?市民百姓都在开始骂我们政府了,说我们和前清一样的软弱无能,是一帮软骨头”。“好啦松坡!这些事我都知道,我还知道南方的革命党孙大炮一伙人又在纠集,想要借此来推翻我袁某人。说我和日本人勾结,孙大炮自己和日本黑龙会头子天天在一起算什么?上个月日置益来见我,传达那个《十二条》时就说了,只要我能答应则十二条,日本政府马上断绝和孙大炮的来往;他还说孙大炮通过黑龙会的牵线,正在和日本高层交涉,准备用东北的满洲以及东蒙古地区,来换取日本对他的支持。这样做,和我袁世凯同意《十二条》有什么区别?国人百姓为什么就不去指责孙大炮卖国,只把眼睛盯在政府身上!咳咳咳”!

因为激动,袁世凯的声音有些变调,最后咳嗽起来,才停止了他的抱怨。蔡锷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席话能让总统如此的激动,不过刚才总统的话也是很有道理,孙文之流和日本人背地里的勾当和卖国没有什么区别哦。不过老百姓可不知道这些,他们看见的只有政府做的事情。

看到袁世凯有些不高兴,王士珍就说到:“总统,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很明朗,美英国内的决定我们不清楚,就是日本人最后的想法我们也不知道。日本军队可是就驻扎在天津和通县一带,距离北京很近,微总统安危考虑,我们多少还是要防着些。这样吧,我们的军队在驻地一带做好防御准备,健行将军不是已经对外发表声明了吗!这么长时间总统没有给其回复什么,我猜想赵将军一定按照他的计划展开远征军的调动了;对付日本人军队,我看也只有和日军交过手的健行将军在行。我的看法是,如果日本人有军事上的行动,还是交由赵将军去解决,说不定他又会像在山东一样,给我们一个惊喜”。

该来的还是会来,一日下午,在日本的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向国内发回电报,告知政府:出于对国内军部、财阀、浪人(主要是黑龙会)的相互依靠和勾结的依赖,日本国准备对中国动武。陆军大臣冈市之助已经向内阁递交了《日中交涉事项觉书》,建议对中国用兵;而参谋本部的《营口问题处理纲要》也建议军部队中国进行武力威慑。看来,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七五章 纠结的袁世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