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颠覆三国记>第1183章 马超的烦恼

在这个时候讲述代郡的故事,就像是精彩的球赛过程中插播了1分钟的赛事进程概况,故事还远没有结束,而且,后面的故事,注定更加精彩。

几乎是同一时间,荆州方面自然也遭遇了状况。马超本来也接到了黄顺的出兵令。相比于两部的兴奋,马超更多的是犯愁兵力的分配。马超手上的兵确实都是精兵,但数量上确实严重不足,要负责整个荆州的防御,摊子本来就铺的很大。现在又要拨出主要力量用来进攻关中,荆州的防御就更为薄弱。

马超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当然知道这样的安排是致命的。曹魏肯定不会放过攻击荆州做牵制的机会。

所以,马超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准备防御上。进攻关中,黄顺的进攻令说的很明确,就是要将关中的兵马拖住。而这个任务,主要由汉中兵马来抗大梁,武关兵马不过是出去打打秋风,捞取好处的。

本来马超经过分配,把江陵和襄阳方面的驻兵大大减少,把南阳的守兵也调出来一部分,在进出荆州的几条必经之路上,设置三座军事大营,用来防御可能的进攻。这样,马超在武关就能拿出近三万的兵马用来进攻关中。

舍弃坚城,以野战军营来做防御,当然不是长久之计,但马超也没准备在关中战场久待,捞的足够好处,马超就要带兵回武关。这段时间,仅靠三座军营的防御体系,应该能够撑得住曹魏方面紧急拼凑的入侵大军。

马超的安排很好,但其他方面却给马超捣乱不少。尤其是南阳境内,各处突然冒出来的大小百十个山头土匪,活动一下变得极其猖獗,让南阳剩余不多的留守兵力顾头顾不了腚,忙得焦头烂额。

如果仅仅是这些纤芥之疾,还够不上让马超放弃进攻关中,赶去南阳救火。真正让马超感觉事态严重,不得不亲自处置的,是另外一件事。

早先黄顺就已经跟荆州上下打了招呼,由于黄顺已经去了成都,且准备长期在成都待下去,以后夏吟坊的重心也会逐渐往成都转移,荆州方面,黄顺就准备慢慢移交给诸葛瞻和诸葛乔兄弟。

凭诸葛家和黄家的关系,这件事本来不算什么,马超也没有把这个当回事。毕竟上面无论谁当家,自己的活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不是?

但这两兄弟,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却突然发力了。

诸葛乔来到南阳,声称要亲自负责守城,而诸葛瞻,则来到武关,要求与马超一起出击关中。

两兄弟一个负责守,一个负责攻。倒真是认真履行他们的职权了。但之前黄顺管事时,马超在军事上是能够自己做主的,并不需要经过黄顺的点头和认可。黄顺只是在粮草自重供应上过问一下,至于如何练兵,如何用兵,完全是马超一人说了算。

现在,诸葛乔和诸葛瞻兄弟摆明了与黄顺不是一样的路子,要亲力亲为,马超虽然感觉不对,却也说不出什么。只能尽职尽责的把自己的防御和进攻思路详细向诸葛兄弟汇报。

但诸葛兄弟显然有自己的思路。他们更加倾向于扩兵。想借此搞一次大规模的招兵买马行动,迅速提高荆州的军事实力。

在是否扩兵的问题上,马超从来是不参与意见,之前一直是黄顺做主。黄顺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但黄顺也知道,不可能全部兵马都是精兵,黄顺的思路是维持地方治安的那些人手,就从军队的序列中剔除出去,编入各县衙衙役序列,军队序列只留能征惯战的精兵。

但诸葛兄弟的意思,是要把各地的衙役重新集中起来,组成战斗军队。两个不同的思路,于马超来说都一样。对此,马超也没怎么特别的反对。反正整个荆州的家底都是他们的,只要他们不胡乱作,马超不愿过多插手上层决策。

但诸葛兄弟的下一个想法,却让马超受不了,并由此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诸葛乔提出要统一军事指挥!

统一军事指挥,听起来完全没有错,符合兵法常识。但在荆州,如果贸然这么做,就会引起巨大的震荡,荆州军政由此陷入瘫痪也不是没可能。

之前在黄顺治下,荆州的军队基本上分成三部分,马超身为荆州兵马大元帅,掌管一部分兵马;黄霸驻扎沔阳,掌管六姓兵马;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四人,掌管着黄顺的亲兵团。

现在,黄顺去了成都,亲兵团一半的力量也跟着转移到了成都,剩下的力量,则由诸葛兄弟接掌。

现在诸葛乔提出统一军事指挥,显然不是针对着亲兵团,而是针对着马超和黄霸。黄霸那边态度如何不知道,马超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当初如此分兵,是因为黄顺考虑到自己于军事上不太懂,怕外行领导内行,这才让马超执掌兵权。现在的诸葛兄弟,各方面的经验比黄顺更不如。却反而要自己执掌一切。

如果真要如此,那荆州还不得由着他们折腾,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啊!马超受黄顺知遇之恩,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荆州在诸葛兄弟的手里乱下去。

相比之下,进攻关中事小,稳定荆州事大。马超毅然决定,放弃进攻关中,而是回到南阳,与诸葛兄弟周旋。

马超相信,自己没有出兵关中,又没有说明原因,黄顺一定会关注,会调查。到时候,马超的使命就可以完成。这件事,最终还是要黄顺出面,才能最终解决。

故事讲述到这里,大家一定对诸葛乔和诸葛瞻两兄


状态提示:第1183章 马超的烦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