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黄河东岸那位虎视眈眈,先消化战果再图发展才是上策。但陕西太穷,官库里缴获的财物寥寥无几,地方上又有土豪劣绅纠集武力抗拒拷饷,顺军拿到手的粮饷非常有限,此次西征出动四十万人,打了胜仗却为吃饭发愁,全军上下怨声载道,尤其是陕北人还闹着要回老家。顾君恩再出主意,趁着明军势弱抢先拿下西北五镇,同时收集粮饷以战养战,如果大同出兵,就倚仗地盘大、兵力多与之相峙,坚持到大雪到来,大同军粮饷难以为继,只能撤过黄河,那时西北就是大顺的天下。

大顺的文人专修帝王学,擅长争夺天下,指望他们治理地方,还不如等老百姓死的差不多了再来次天下大治,李自成别无选择,困守原地坐吃山空、军心浮动,退回河南新顺王神威大损,而且照样缺衣少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于是率军北上直驱延绥。这一把赌对了,明军果然不堪一击,顺军势若破竹,轻松拿下延安府,而对岸还迟迟没有动静,李自成大喜,那个北虏果然如张士诚一般,立刻下令分兵西征,自己则跑回老家米脂祭祖,顺便整修被狗官汪乔年毁坏的祖坟——牛金星研习过《易经》,认为西北有王气,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在西安拉了一帮文人准备登基大典,还奏请李自成一定要按帝王礼仪祭祀祖先,这是登基的必备程式。

十一月初,李自成回到故乡米脂县李继迁寨,对百姓自诩为大顺皇帝,太祖乃是西夏国主李继迁,延安府从今改名天保府、米脂也改名天保县,跟李家沾边的都是皇亲国戚,穷同乡一步升天人人高兴,在李家祖坟前瞎折腾十来天。李自成过足皇帝瘾,兴致勃勃致信榆林,大顺朝以仁孝治天下,不忍加诛乡梓,尔等速降,朕亏待不了乡里乡亲——李继迁寨上演闹剧,最宝贵的时间却不停流逝,榆林始终没有回应,而进军汉中的顺军却吃了败仗,李自成不敢再玩了,拍屁股赶往西安,临走时命令李过率军攻打榆林。

榆林,总兵王定带领精锐弃城而逃,而新任巡抚又迟迟不到任,榆林文武主官俱无,城中人心惶惶,兵备道都任挺身而出,请副总兵惠显、参将刘廷杰以及退职居家的将帅们共商大事,尤世威、尤世禄哥俩、王世钦、王世国哥俩,侯世禄、侯拱极父子俩,原榆林总兵李昌龄等几十号人很快就到了——榆林很穷,但从不缺血性汉子。

都任当众宣读李自成的劝降信,引发一片爆笑,刘廷杰挥拳喊道:“长安虽失,三边犹在,贼皆河南子弟,杀其父兄而驱之战,必非所愿,榆林内有天下劲兵,外有大同强援,拼死一战夺敌锐气,待援军赶到,贼可平也!”

“闯贼一驿卒耳,我等岂能降他,”尤世威拍案而起,扫视众人一眼,语气坚定地说道,“廷杰说的对,榆林筑城两百多年从未失陷,流贼也休想攻破,榆子来信叫我们务必拖住流贼,此战筹划得好就是场大胜仗。”

“大同为什么还不出兵,难道榆子忘了榆林也是他老家?”刘廷杰有些不满。

“人自助,天必助之,打好这一仗,把流贼拖在城下,榆子不会放过他们。”

众人激情万丈,推举尤世威为主帅、李昌龄为副帅,歃血为盟誓死保卫榆林。


状态提示:第400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