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皇明风云录>第十一卷第一章第二节 申诉
如雷。

“罪臣刘云威万死上奏:

自臣率军北上辽东之后,我征辽大军数十万将士便一路浴血奋战,终于不负圣望剿灭满清,规复辽东都司及奴儿干都司故地。臣能成次大功,实则上天不弃皇明,万民未忘华夏!

然虽有将士撒血、边民搏命,亦不敌国之奸佞!

臣自万历四十七年随祖父、先父出征萨尔浒,于辽东血战满清鞑虏数十战,我皇明各军将士亦是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有我汉家儿郎前赴后继,数十万将士马革裹尸、

战死沙场,才有今日尽灭满清之全功!

而朝中东林逆贼不愿国朝将士立下功勋,每每于大战之际兴风作浪!

先有东林党人方从哲克扣大军钱粮,不发将士兵甲,后有东林党人杨镐恣意妄为,以至于十余万将士命丧萨尔浒,满清之祸再无可制!

其后,浑河之败乃至辽东沦陷,皆因东林党人祸乱朝纲、党同伐异,致使辽东局势一再败坏。幸皇天不负,才有今日收复故土之功。

今日之事,我皇明已有中兴之胜机,数十万将士枕戈待旦,不日便可歼灭蒙古诸部、朝鲜国,此乃我皇明自成祖以来未曾有之武功,更是陛下齐天洪福!

值此大军出征前夕,臣得到密报,朝中东林党人竟然不顾国家危亡、百姓生死、陛下宏愿,暗中议定我大军分兵出征之际断我粮草、竭我兵甲,企图使我数十万将士命丧胡境,使我大明重蹈土木堡之变,以防止有功将士晋身朝堂,以保证东林党人把控朝廷之权柄!

臣常闻一家之害在于小人,一国之害在于奸臣!我大明历经风雨三百年,今日在陛下励精图治之下才有今日中兴局面,而东林党人却如狂犬乱吠一般祸乱朝纲,此乃国之奸佞、汉之逆贼!

故,臣为保陛下之权威、百姓之期盼、大明之社稷,特启禀十余万分路南下、进京勤王!

一者,上慰陛下、下安黎民;二者,铲除奸佞、匡扶朝政;三者,扫清后路、举兵北伐!

臣将不日进京,亲自负荆请罪觐见陛下,待到东林奸佞伏诛之后,臣将尽起蓟辽督师府下辖各镇大军,兵分两路出征蒙古诸部以及朝鲜国,为我皇明开疆拓土、拱卫边疆!

至于臣,也将在有生之年常驻边塞之地,永生不再南下进关,终生为我皇明守土开疆、扫平四夷!”

崇祯帝看完了刘云威的这封奏表,已经气得七窍生烟、浑身发抖。旁边的王承恩见状也是眼皮直跳、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破军伯在奏表中说了些什么?”

谁知,崇祯帝却是没有理会王承恩的疑问,而是突然大声咆哮了起来:“把周延儒和陈新甲给朕叫来!马上!”

王承恩看着崇祯帝那狰狞的脸色,吓得连连应是,急忙手忙脚乱的跑了出去。刚一跑出御书房,王承恩便对门外的几名小太监大声吼道:“快去将阁老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请来!”

那几个小太监平日里哪里见过沉着冷静的秉笔大太监王承恩如此慌张失措,全都愣在原地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王承恩见状气得咬牙切齿,冲上去一脚一个,一连将三个小太监踹得人仰马翻。

“还不快去!都不想活了?一个个的要是腿脚慢了,小心杂家砍了你们吃饭的家伙!”

那几个小太监此时才如梦方醒,顿时做了鸟兽散。

看着那些小太监的身影,王承恩在心中一阵哀鸣:“破军伯啊!你可是把天给捅了一个大窟窿啊!”

:。:


状态提示:第十一卷第一章第二节 申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