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月夜枕边谈
白那种状态好得多。

“庄哥”

“嗯”

“我有点理解陶渊明了”

“你以前不理解吗?”

“不是字面上不理解,而是情感上无法共鸣。原来,我总觉得他在仕途失意后,孤独面对山水,强颜欢笑,假装快乐。其实,现在不过跟你住在农村两天时间,完整的农村生活就让你轻松踏实,我觉得,土地给予的安心和自然,确实是存在的,那也是一种美。我试验的这个计划,本来是想用一种生活方式把我们俩捆绑,拉近我们的距离。本来是想让你从农村出发的地方,重新开始你的心情。但现在我发现,这里不仅可以成为出发的地方,简直可以成为归宿。我刚才说的克尔恺郭尔的话,也是这个意思。当身处一个寂静的环境中的时候,你只能面对两个地方:面对山水自然,面对自己内心。”

她这一长串话,简直让我对她刮目相看,因为,从始至终,我就觉得,她是一个无法理解农村的人。她到农村来陪我,一是为了跟我亲近,二则,完全是为了我的心情,她甘愿牺牲。但现在,她居然看到农村生活的美感,这让我们的心灵又拉近了一些。

“关于山水自然,它的美,与拟人话有关,也与中国人很早就适应自然规律的先进能力有关。”我说到:“在中国人的自然观里,很少对森林等有恐怖的概念,不像西方文学里,直到十九世纪,还对自然有恐怖的情结。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认识自然的水平高,大部分自然之物,人们都可以掌握顺应和理解,自然就不是障碍了,而是帮手,是为我们服务的。为我们提供养育的土地,有什么害怕的呢?谁会害怕自己的母亲呢?不害怕,又亲近,这就是爱了,这就有美了。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简直是美好的化身了,并且与君子相联系,就可以在艺术上拟人化了。”

她端起杯子,自饮了一口,说到:“庄哥,按你刚才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然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主动跟她碰了一下杯,也喝了一口。

“但是,在独自面对心灵方面,西方人确实说得比较多。大师们在孤独时,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灵,这是我原来认为的,山村野居最大的好处。”小池这样说,是在解释她选择这个地方给我的主要原因。

“诚实地面对自己,是西方贵族的特点,他们不穷,有仆人照顾自己的山野生活,他们只是想找个闲人免进的地方,清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这与中国人的山野居住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中国人在山野是要参加农村劳动的,即使如陶渊明的大户人家,也会在农忙时,见识劳动场面。农业生产,是人与自然直接的对话,在农业发达的中国,这种对话产生的艺术,更多地偏向了山水自然之美了。当然面对自我心灵的也不是没有,但更多地与月、江、海、云等离得远一点的东西有关,脚下的土地,已经与自我融为一体,不存在面对的问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小池问到:“庄哥,你说这首诗中,所说的真意,是什么意思?”

这是个巨大的问题,我只能揣摩古人意境了。

“每个人看到山水,都有每个人的心境。作者长期沉浸在对山水的欣赏中,加入了自己特定的感情和思想,形成了对这种风景之间独特的欣赏密码,这也许就是他说的真意吧。我没达到过这种境界,但我知道,他所说的这个真,不是真实的真,应该是天真的真。”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真实就是现实的柴火夫妻,天真是一见钟情的情人。”我打完这个比方,突然意识到不妥,这事估计容易误会成我对待妍子和小池的态度了。

“干了吧”她把杯子伸过来,跟我碰了一下,然后,我们都一饮而尽。小池在面对我的思想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强大的攻击意识,她学会退让了。

如果她要问下去“你跟妍子是夫妻,那我们是不是情人?”这样的问题,我非常难以回答。如果我回答是,那么,在这山水之中,在这一床之上,我们就应该天真起来。但是,这种语言上的天真并不代表真实,因为我们之间,在情感上隔着一个妍子,我们并不纯粹是情人。

这点酒,不至于导致我们乱来,相安无事,各自入眠。

我是被几声鸡叫弄醒的,小池也醒了。她推了推我:“鸡叫了”。

我睁开眼,看了看窗外,说到:“天还没亮呢。”

小池突然笑了起来,说到:“你看过《诗经》吗?三千多年前,有一篇叫《女曰鸡鸣》的?”

我也笑起来了,刚才我俩的对话,不就是这首诗的开头吗?小池马上念到:“鸡鸣”,我知趣地接到:“昧旦”。

“你起来看看夜色,启明星正放光,野鸭大雁在飞翔,拿起的弓箭射回来,我用它来做酒菜。”小池用白话文将原诗的内容说了一遍。

我觉得后面的诗句太美好了,不舍得用白话来翻译了,直接朗诵了出来:“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她继续用她的白话文说:“我知道你最辛劳,成串的珮玉送给你;我知道你最多情,成串的珮玉赠给你;我知道你最爱我,成串的珮玉报答你。”

她说这些话时,有点哽咽,她动情了。“庄哥,为啥这样平凡的生活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八章 月夜枕边谈--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