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离世间法
将来必定要转生到忉利天,胜它百倍。千万不要玷污自己的心意!”又说:“这种百味饭,龙吃到嘴里变为蛤蟆,讨厌它把它吐出来,吐净了就拒绝进食,不再吃。二是龙宫彩女无比美丽,要与她结为夫妇,会变为两条蛇交配。三是龙背上有倒生的鳞片,沙石生长在鳞片里,疼痛钻心。——龙有此三苦,你还羡慕它吗?”

沙弥没有回答师傅的提问,他日夜思念龙的生活,不思饮食,终至病死。他转世投生到龙胎,做了龙子,威严和神力,勇猛无比。他的父亲龙死后转生为人。

法师说:“当一个人未得道的时候,不可以让他看见道内和宫内的生活啊。”

月女与乞儿喻。从前,国王与夫人,膝下有一女,名叫月女,女子长得端庄美丽。国王给她衣服、珍宝,她总是说:“自然啊!”十六岁那年,父王发怒了,说:“东西都是我给你的,怎么能说自然得来的呢?”

后来,一个乞丐来乞讨,国王说:“这就是你的丈夫!”月女说:“是的,自然啊!”说罢跟乞丐走了。乞丐惊慌失措,不敢娶她。月女说:“你讨饭为生,常吃不饱。国王送你一个妻子,干吗不要?”于是他们一起出城了。

他们昼伏夜行,来到一个大国,恰巧赶上国王驾崩,没有太子。乞丐夫妇坐在城外,出入城门的行人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从哪个国家来?”他们回答说:“自然。”过了十多天,当时的主事大臣派遣八个修行者把守城门,行人出入,逐个相面,唯有乞丐此夫妇符合所求的相面。这时,全国上上下下一起奉迎新国王——乞丐。

国王夫妇以正法治理国家,人民安宁,各个小国的国王都来朝拜,月女的父王也在其中。宴饮过后,月女特意留下父王。月女用七宝作鱼机关帐,牵动一条鱼,就出现一百二十条鱼;推动一条鱼,宝帐的门就打开。月女下座向父王施礼,对父王说:“现在我得到自然了。”父王说:“夫人按自然行事,老臣不及。”

法师说:“月女与乞丐前世本是夫妻,一起在田间劳动。丈夫让妻子回家取饭食。丈夫远远看见妻子在岸边遇到一个沙门,沙门停下来向妻子讨饭,妻子分出饭给沙门吃,沙门就吃了起来。丈夫远远看着这两个人,不认为他们是在干坏事,就执杖前往。沙门见他来,腾空离去。妻子说:“你的那份饭在这里,不要生气。”丈夫说:“再分成两份,我们一起吃吧。”

法师说:“丈夫先前曾生恶意,所以落入贫家为子。后来看见沙门就喜欢,自我忏悔,所以与妻子同享这份福气。”

三醉人喻。从前,佛与众比丘同行,遇到三个醉酒的人。一人跑到草丛中逃走,一人端坐在地大打自己嘴巴,说:“我行为失礼,违反戒条。”一人手舞足蹈,说:“我也没喝佛的酒,怕什么?”

佛对阿难说:“跑到草丛中逃走的人,将来弥勒成佛时,他会得到罗汉果位而解脱。端坐在地打自己嘴巴的人,等到千佛出世之后,能得到阿罗汉果位而解脱。手舞足蹈的人永不得度。”

狗听经喻。从前有个沙门,日夜诵经。有只狗卧在床下,专心听经,不思进食。这样过了几年,狗死后转生成人,生在舍卫国做女人。长大后,她一看见乞饭的沙门就很高兴地跑过去给他们食物。后来她追随沙门而去,做了比丘尼,修行精进,得阿罗汉道。

施甘果喻。从前维卫佛在世时,国中各大姓人家同时供奉佛及比丘僧众。当时有一大姓人家,贫穷没有什么可以供奉的。他说:“我发一愿,诸位比丘有想得到药物的,我会供给他们。”其时,正有一比丘有病在身。这位大姓给一个甘果让他吃,吃后比丘果然安然无恙。

大姓死后转生为天神,在五方面胜过其他神:第一是身体无病,第二是体貌端正,第三是寿命长,第四是富有,第五是智慧。就这样他在九十一劫中,上生则为天神,下生则托生到大户家,不堕三恶道。到释迦佛出世时,转生到四姓家为子,名多宝。他见佛则喜,做了沙门,并且精进得道,号为罗汉。施舍是高尚行为。而沙门一旦违戒犯罪则殃及一国人。

新学比丘得道喻。从前有一对夫妇,一起修持五戒,事奉沙门。有个入道还不懂佛经的比丘到他们家乞食。夫妇请比丘坐下,用过膳,夫妇一起站起来给比丘行礼,说:“我们从小事奉出家人,从没听他们将过佛经,您能不能讲给我们听,让我们祛除愚昧?”比丘低头无法回答,说:“苦哉苦哉。”夫妇听了心领神会,说:“世间是苦啊。”立即领悟了佛法。比丘见这两人欢喜,也悟得佛法。法师说:“前生这三人是兄弟,都愿意学佛法。他们共同修行,所以一起得证佛法。”

国王绕塔喻。昔从前有一个国王,出门打猎,回来时绕塔礼佛,臣属们都笑他。国王察觉,问群臣:“有黄金在釜中,釜中的水正沸腾,伸手取金,能得到吗?”群臣回答说:“不能得到。”国王说:“倒进冷水,可得到吗?”群臣回答国王说:“可以得到。”国王说:“我做国王本分之事,出行打猎就像釜中的水正沸腾,烧香、燃灯、绕塔就像把冷水投到沸水中。作为国王,有善行也有恶行,怎么能只有恶行没有善行呢?”

鬼持沙门喻。从前有一个沙门,来到别的国家,夜间不能入城,便坐在城外草丛中歇息。到深夜,阅叉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离世间法--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