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体系的转换

在他们出门前,我问到:“刘大哥,我请教一下,我如果从嗑大头开始,一般最开始做多少次呢?对着什么做呢?有哪些规矩?”

虽然嗑头的姿势我很熟练,但是,次数与规矩不得不明白。原来我看到,他们在下面的佛堂里对着佛像嗑头,但我一个人在楼上,什么也没有,怎么操作呢?

“你心里给自己规定多少,就坚决做到多少。我建议,最开始也莫规定多了,自己的开关的标准太高,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五十到一百个就差不多,像身体锻炼一样就行。至于对着什么嗑头,对着我给你的那本书嗑头就行。把它当成上师,因为上面有上师们的教言。培养你看它时的虔诚心。至于其它规矩,就是虔诚就行。”

“怎样做到虔诚呢?”

“很简单,个数与幅度,按自己的要求来。自己一旦定了标准,就不改了,一定完成,这是对自己负责。自己的发心,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对自心虔诚。还有就是对上师教言,此时是那本书,表达出尊重。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嗑头时只想如何标准认真地嗑头,不要想其它东西,这就是虔诚。”

他们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出门了,他们要出去拜访个朋友,还要买些东西回来。

我知道,刘大哥所强调虔诚的办法,其实就是对自已负责,对行为负责。自己说的话对自己算数,做行为时就只想着当时的行为。这其实与禅宗的制心一处,是相通的。关注当下,就是制心一处。

如果极致的关注当下,就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时间,空间也无法立足。超越时间与空间,那是什么?

我在楼上,把那本书摆上的桌子的正中,然后开始有板有眼地嗑头了。这是一个很考体力的身体素质训练,我虽然身体比较好。但是,这是午觉时间,自己又给自己定了一百个的标准,实施完毕后,觉得身上还真出了汗,膝盖与手掌,都有点疼。

我想起原来看到别人嗑大头时,都在手上戴个手套,甚至双膝带上护膝,觉得他们不认真。现在想来,自己做过才知道,那是何等的搓磨,时间久了,真是要坏掉几层皮。

当你恭敬地礼拜过后,看书的方式就不一样了。我盘坐在床上,先浏览了这书的概况。

这本书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大致上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算是对显密教法的概述,上师的提醒以及师徒的问答,通用理论比较多。第二部分是具体的修法,其中有些好像与禅宗净土的修法,都有些相似之处。第三部分是比较特殊的修法,涉及很多专有名词,估计我看来也是半懂不懂。第四部分是关于闭关的实践记载,我的修为还没到那一步。第五部分,大概与《西藏度亡经》相联系,讲的是临终的死法。最后一部分我看过,关于回向及大圆满。

既然最后一部分我已经浏览过,此时,我觉得应该认真阅读了,必须从第一部分开始。

这里面又分为几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是讲顿悟与渐修的。这正是我知识的一个盲点,看看大师是怎么说的。

有人认为藏传佛教特别强调的闻思和前行修法是针对下等根器者设立的方便法门,对根器比较好的人来说根本不必要。我曾听人说:“五十万前行只是没有意义的苦行,最多是把身体锻炼得比较好而已,而且几年也修不完,太浪费时间;不如一言之下顿悟如来本意。”还有人对我说:“闻思是舍本逐末绕圈子,学佛最主要是明心见性,不悟本心,学法无益。”的确,在藏汉历史上都有很多不经闻思便证悟本性的例子。

麦彭仁波切七岁时,在玩耍中唱出宣演诸佛无上密意的《定解宝灯论》,显现上没有经过多少闻思便自然通达三藏,写出诸多光耀古今的显密论著。荣素班智达幼年尚在母亲怀里吃奶,便能对班智达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大圆满祖师贝诺扎那的杰出弟子邦甘麦彭滚波是在八十岁时,路遇贝诺扎那上师,蒙师点拨,当下彻证大圆满,而此前他从来没有闻思过。

汉地过去也有像禅宗六祖惠能这样的高僧大德,显现上不经闻思和前行便证悟自性。但是我们要知道,闻思是为了明法义,前行是为了调柔相续。如果已经深契佛法要义,不闻思也是可以的。六祖惠能大师显现上虽然不识字,却能讲经说法,随便拿一部佛经向他请教,他能告诉你这里真正讲的是什么。所以他不闻思,因为他已经懂了;而你不闻思,你就不懂。不懂还不要学么?

前辈大德所说“不悟本心,学法无益”是为针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证的流弊,并不是说要摈弃教理。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先明了义理,然后求行解相应,再至证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为证悟了。

纽西龙多上师曾说:“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当合理地通过理解、体验与证悟三种途径正确把握安立五道十地的原则。当前有些人错误地把理解当成证悟的境界,‘无散无修’、‘见修同时’之类的大话其实无有任何实意,清楚地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则实乃非常关键。

修前行是修出离心、菩提心,积资净障,调柔相续。没有出离心,严格地讲就不算真正学佛;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圆满觉悟。专心修前行,自然无人我是非,贪嗔、嫉妒、恼害之心也少了。前行修得好,远离世间八法。八风吹不动,对境无妄心,就是禅定。此定不着定相痕迹,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七章 体系的转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