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六十一章 这不是场交易!

黎城的口供没等到,却等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最先上门的掌管一府教育的学政,他拎了一篮子当地土产。

萧隽似笑非笑的问:“这是什么啊?”

“尊使远来辛苦,奉上一些潞州的土特产,略表心意,还请尊使不嫌鄙陋。”

真的全是土特产,这学政是来投石问路的。

不大会,副都监敲门,进门就自责:“哎,钦差大人,我虽说是个副职,却也是要负责任的,监管不力监管不力啊,还请钦差大人多多担待。”

放下点心就走,点心里放着一张崭新的千元银票。

又过了会,上门的是慕容太守,他是空着手的。

“我回去反省了半天,年龄大了,总觉得自己升职无望,想着多种花少栽刺,不敢得罪人。这次的教训太深刻了,这样下去即有负朝廷又对不起自己。还望钦差大人回京之后多多美言,这是历年来下边送来的孝敬,全部交给钦差大人处理。”

说完,从衣襟里拿出五千两银票放在桌子上,告辞出门。

再敲门,进来的是马英的账房先生,他说话比较直接。

“我们大掌柜糊涂,接了不该接的生意,犯了朝廷律法,这是两万两银票,请钦差大人笑纳。待事情了结,另有厚礼相赠。”

“你放下吧,好走,不送。”萧隽挥了挥手。

到了半夜,石磊他们回来了,抄了一大堆东西,十八般兵刃应有尽有,全是库房的制式武器,还有些名贵的刀剑。田契、房契十好几处,现银有十余万,就是没有萧隽所希望的信件等违禁的东西。

第二天上午,萧隽穿上便服,叫上石磊:“换上便服,陪我上街走一遭。”

两人骑着马,沿着大街,走到城南的一个大庄子。高大的门楼上写着:“萧府”两个鎏金大字。

萧隽叩响大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开了门,说道:“我家老爷身体不适,闭门谢客久矣,尊客请回吧。”

萧隽递上手本,朗声说道:“潞州萧家萧远桥之子萧隽前来认祖归宗。”

那管家接过手本,也不说话,一溜烟的进门去了。

萧隽和石磊就牵着马立在大门口,远远的都是看热闹的人。

过了好大一会,那管家出门来归还手本,嘴里说道:“老爷说了,潞州萧家没有萧远桥这个人,尊客搞错了,请回吧。”

萧隽也不说话,接过手本,和石磊掉头回去了。

下午时分,萧隽又来了。这回是戎装整齐,坐在有钦差身份标志的马车上,后面跟着三十名护卫队员。

石磊上前打门,管家开门,石磊高声喝道:朝廷赴潞州、卢龙宣慰使,领参将衔,钦差大臣萧隽到府,萧府主人前来接旨。

那管家又是一溜烟的去禀报了。

又过了会,大门中开,几个家丁抬着一张躺椅,躺椅上躺着一个白发老人,面色蜡黄,一出场就开始咳咳个不停。

“钦差见谅,老夫久病,无法起身,只能如此接旨了。”那老人断断续续的把话说完。

萧隽有些发懵,这就是当年叱咤风云一方诸侯的爷爷?这就是当年带着八百潞州子弟兵征战南北敢于同太祖对阵的爷爷?这就是那个狠心将自己父亲断了父子关系又拒不让自己认祖归宗的爷爷?

“原顺平侯萧威听旨:将军萧威当年能顺应大势,以天下黎民百姓为念,归顺我朝,免却生灵涂炭,有大功于社稷。今归义侯吕义在京寓所无端被刺,谣言四起,望老侯爷勿信谣传,朕定会还吕侯爷公道。钦此。”

“萧威谢旨。”

“抬上来。这是皇上御赐老侯爷的一对琉璃宝**。”

“萧威谢皇上厚恩。”

“皇上另有口谕,老侯爷后来与吕侯爷是否有过书信往来,一起几次,信中都说了什么?”

“一起八封信,管家,去拿来交给钦差带回。”

“皇上又问,吕方被刺,其中必有隐情,老侯爷可知晓?”

“萧威早已闭门谢客,确实不知。”

“谢过老侯爷,告辞。”

“钦差慢走不送。”

……

“他就这样走了?没再提认祖归宗的事?”

“怎么提?老侯爷都没让他进屋,就在院子里宣读完圣旨就完了。”

“这老侯爷也是啊,上午他便装登门,老侯爷连门都不让他进。下午,拿出了钦差的派头,那老侯爷还不是乖乖的让人抬出来了?”

“这你就不懂了,上午那是私事,下午他代表的是皇家,是宣读圣旨,老侯爷还能打皇家的脸?”

“哎,这孙子也算是一表人才,老侯爷干嘛不认啊?”

……

来到潞州的第三天,终于接到了菅一发出的密报,县令县尉全部招认加入复兴盟的事实,还供出萧志就是西北三省的总负责,他们都是他发展进去的,供出以潞城为中心的好几个联络点。

不过,听送信的人说那县令被送到京城时是抬着上马车的,也许他比吴金刚更知道招认谋反的后果。

好了,潞城的事该结束了,至于这批官员的处理,就留给吏部去办吧。

“这张图你看了会怎么想。”萧隽把刚划的一张图放在萧志面前。上面从狼牙堡吴金刚,到黎城县令、县尉、孙三再到潞城萧志、马英再到下面各县的联络点。在萧志的名下重点画了个圈。

萧志面如死灰:“原来吴金刚早就招认了,我以为他是最可能挺住的人。”

“世事难料啊,吴金刚是因为对黎城县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这不是场交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