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雪莲与赵大头在激烈鼓掌之后的一番对话。

“你这是qj”

“那你觉得好吗”

“从没这样好过”

为什么李雪莲被qj会觉得好呢

首先是生理上的,这是一个十几年没有性生活的女人;其次是心理上的,李雪莲其实一直在被qj,从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

为什么这一次换成了赵大头,她觉得好呢

因为这里揭露了李雪莲的短板,她就算是闹得上下不安,也不过是一个农村走出来,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妇女,她之所以告状,不过是争这口气和认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因为李雪莲在做的事情,其实往大了说是可以撼动一个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问题,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她的告状和上访存在局限性,局限在她作为一个农妇的眼光,只能看到这么远。

所以她对于假离婚合法不合理等一系列社会弊端的揭露和改进,并未起到任何的作用,不过被领导当作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和笑话,所以市长在跟上级领导吃饭的时候谈起李雪莲,还笑她如今恋爱了,要结婚了,不上访了云云。

所以这里通过李雪莲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认识,给这个故事首先就铺上了悲剧色彩的结局,这一场告状,注定是失败的

阶级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物的阶级性决定了告状的影响力,所以李雪莲在得知秦玉河一死,整个告状之路便戛然而止。

有意思的是,把十几年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告状之路的李雪莲,在若干年后,面对着ta开了一家面馆,十几年的告状,换来这样一个无言的结局,多少有些讽刺。

毕竟就在皇城根儿下,李雪莲的告状之事,变成了多少人背着李雪莲的谈资。到后来,大家开始当着李雪莲的面讲,直到李雪莲也跟着大家一起笑,仿佛笑的不是她自己一样。

这样的笑令人无奈,却又无计可施。

李雪莲,从最早的小白菜白娘子窦娥三位一体,到最后只剩下的一个李雪莲,后来,李雪莲变成了祥林嫂。

这故事简直t绝了

冯晓刚越看越过瘾,肯不能立刻就拍出来才好。

但是激动过后,冯大导演必须要面对一些更加实际的问题,就这剧本能过审吗

尽管为了审核标准,冯晓刚跟着刘震芸抠着剧本的每一个字研究了好长时间,可是每次修改过后再来看,立刻就会发现。

“这本子,想过审,根本没戏”

冯晓刚首先就给否定了,其实在修改剧本的同时,他也在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关系,想要给这个本子找一门路。

可就算是这样,他依然没信心这本子能通过上面那层层的关卡。

冯晓刚和刘震芸本来想要抖个机灵,故意夸大故事中李雪莲不停告状,不停上访,转移那些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的注意力,可是,谁都不是傻子。

那些工作就是抠字眼儿,发散思维的大拿甚至能看得出来,刘震芸这股事并不是在映射官场,而是一个社会公信力的问题。

那东西是能随便碰的吗

可这偏偏是冯小刚最想要表达的。

一个芝麻大的事情,怎么就变成了一个西瓜,一只蚂蚁,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大象。

这是剧本当中的一句台词,看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看这个“因小失大”的过程,思考这个荒诞故事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公信力的问题。

荒诞故事的起始,源于丈夫秦玉河对妻子李雪莲的失信,说好了假离婚,不管是为了分房子,还是生二胎,夫妻之间决定做一件事,相互的信任是基础。

但秦玉河骗了李雪莲,离婚之后另娶新欢,这种被欺骗的屈辱,是李雪莲决定告状,“无理取闹”,把从法律程序上毫无问题的事情翻过来。

如果说秦玉河骗了李雪莲,还只是一个失信的问题,那么事情升级到社会公信力的第一步,就是李雪莲到县政府拦车告状,因为在法律上,她的确无法翻身,法院所作所为并无差错。

可被堵在门口的县长,什么也没问,直接骗了李雪莲,跑回县政府从后门溜走了,于是原本理直气壮的官方,有了第一次失信。

很快,第二次失信也跟着来了,说好的找人给解决问题,不但没人来解决,反而是来了一辆车,把李雪莲抓起来,送进了学习班。

正如后来的县长发脾气时所说,“宪法哪条规定说不许老百姓告状”,到这一步,李雪莲闹大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第三步,李雪莲上燕京告状,不敢和赵大头说真话,骗他说来旅游,找机会拦了首长的车,告状是成功了,赵大头的饭碗肯定也砸了。

因为这次失信,李雪莲对赵大头有愧疚,但也有了戒备,所以后来她和赵大头几乎成好事,却在赵大头的私心面前,再次失去了信任。

第四步,是告状成功,首长发火,压力从上至下,市长县长法院院长都撤职换了一拨人。按说应该解决李雪莲的问题,但都看到了,人可以撤,假离婚这事没解决,等于官方再次失信。

最诡异的是,李雪莲为什么告状,已经不再是焦点,焦点是不能让她再告状了,特别是不能再去燕京了。

即便是首长都已经拍了桌子,撤了官员,老百姓告状的权利似乎还是没回来,不解决,不声张,这是官场体制对上对下的失信。

第五步,就是谁也不信谁,事情成了死结,李雪莲说今年不告状了,官方不信,非要让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