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块石头的故事
>神秘男士名叫麦克,是房地产开发商冯董授意秦经理请来的高手,目的在于拿到工艺品厂发现的翡翠。

打开到手的手提箱,道哥发现来者是同行,结合报纸和电视上关于工艺品厂发现翡翠的新闻,道哥以他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推断,来者是冲着翡翠而来的。

很快,道哥带着他的兄弟住进了工艺品厂举办展览附近的夜巴黎招待所,巧合的是,道哥的房间,和准备“居高临下、尽在掌握”的包世宏只隔着一堵薄薄的墙。

从这一天开始,包世宏在墙这边和三宝研究如何防范,一墙之隔的那边道哥和他的俩兄弟在琢磨如何突破。与此同时,麦克也在暗中踩点调查,而谢厂长的儿子谢小萌,一个号称搞人体艺术研究,却干着游手好闲粘花惹草差事的年轻人,为讨好那些漂亮的女孩子,也打起了翡翠的主意。

围绕翡翠展开的防范和突破,发生着“偷梁换柱”、“得来全不费工夫”、“以真换假”、“完璧归赵”等巧合奇遇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的是,心思费尽的冯董和他的秦经理在利用与被利用中双双殒命,麦克发现雇佣他的人已经被自己的暗器夺命后,最终却落在包世宏的手里。

包世宏因勇擒国际大盗而受到表彰,道哥和他的兄弟如过街老鼠,在山城的环形高架桥上,亡命而逃。

总的来说,这个剧本和原版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单单冲着这个本子,宋铮就无话可说了,他知道,宁皓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想着要大显身手了,他要是不答应投资的话,怕是要冷了宁皓的小心脏。

宋铮想着,不禁笑了,道:“行!你这都万事俱备了,我要是不给你助上一股子东风,你今天肯定是不肯善罢甘休了!”

宁皓闻言,终于跟着笑了起来,他今天约宋铮出来,还真怕宋铮不肯答应,此时听宋铮亲口承诺了,愿意投资,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小宋!你放心,这个戏我保证能拍好!”

宋铮当然相信宁皓能把这部戏拍好,而且,宋铮甚至觉得,国内的这些个导演里面,也就只有宁皓能拍好这个戏,把这个戏拍出让人回味无穷得味道来。

宋铮这么认为倒不是因为宁皓真的就能盖过张仪谋,冯晓刚这样的大导了,而是,宁皓这个人对镜头的运用,节奏的把握,以及将镜头与配乐的结合方式,可着国内找,真的找不出另外一个能做到相同的导演。

总之,宁皓这个人拍电影的时候,那种怪,国内导演谁也学不来。

原版的《疯狂的石头》之所以大获成功,成为当年国内票房市场的一匹黑马,主要就是因为宁皓拍戏之奇,他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展现的复杂而又巧妙,不免让人看到盖里奇的影子,可以说,《疯狂的石头》的叙事结构和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如出一辙,但有自己的特色,处处都透着宁皓的独特风格。

比如原版电影当中一个让宋铮印象格外深刻的镜头,在老包发现石头被掉包时,镜头先给了老包一个近景,然后背景的人群变成慢镜头,接着就是老包眼睛的特写,画面开始虚化处理,响起京剧的声音,背景突然定格,然后开始快速变换,接着变换背景转场,下一个镜头老包就躺在了床上,这段镜头看起来没有章法,却用一种巧妙的处理方式,表达了老包当时的内心的混乱,这种处理方式更容易突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另外,影片是多条线索交叉叙事,宁皓对节奏把握的很好,激烈到要爆发时突然停下,比如罗汉寺激烈的追逐中突然停电,紧张的气氛得到放松,让人缓一口气;平静如水时突然紧张,比如老包等人去看失火,嘻嘻哈哈十分放松时,突然意识到危险,伴随着警铃响起,老包一喊、一冲,平静突然转为激烈,再次提起观众紧张的神经,张弛有度的节奏,绝对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再有就是,宁皓原版的《疯狂的石头》在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上也颇有意思,影片整体用交叉蒙太奇来讲故事,三条线索时而相接,时而断开,把一段时空分成三个角度去看,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容量,也使细节更丰富,尤其是影片后半段,三条线索不断进行碰撞,镜头快速在三个视角之间剪接,让人不敢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种紧张感,是连续蒙太奇做不到的。

还有宁皓的对比蒙太奇更有意思,影片开始,一边是宝马西装的白领,一边是正拆厕所的破产厂长,一个仰拍,一个俯拍,用强烈的发差来表现二人的地位,更为后来的戏剧冲突埋下种子。

再说结尾,老包在厕所尿的酣畅淋漓,背景却是却在喊着他上台领奖,用声画对位来表达老包对自己前列腺康复的高兴,把擒贼荣誉当成了一件小事,最后尿出来和之前尿不出来也是一种对比,表示通过这件事老包意外解决了自己的中年危机,由抑郁转为放松。

至于复现蒙太奇,不断出现的石头一遍又一遍的强化着主题,时刻在提醒观众石头之于故事的重要性,让石头这个线索贯穿始终。

此外,音乐音响的运用也绝对是原版《疯狂的石头》一大亮点,方言是这部片子戏剧色彩的绝妙催化剂,道哥的河北方言,麦克的粤语,黑皮的青岛话,再加上当地的四川话,各种方言在一个锅里乱炖,交叉问候着观众的听觉神经,而且有强化人物性格的作用。

比如麦克的“我顶你个肺”和黄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块石头的故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