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芳华绝代之当年情>第三回 喜下山
斜落下去。在空中刚好抓住笛子,挥笛劈下。蒙面人举刀迎上,刀笛相碰,郭荣隐隐觉得虎口震痛。落地的瞬间,郭荣点笛如指,分别向蒙面人的上中盘十二个穴位方向击去。蒙面人刹一惊,举刀相迎,同时后退几步,方才避开。郭荣刚才那一招乃“满天十二星”,乃无忧笛之杀招。没想到对方如此轻易避开,郭荣当下再跨前几步,以笛直刺向蒙面人的胸口。蒙面人举刀相迎,“当”一声,蒙面人兀自感觉手中之刀差点拿捏不稳,没想到郭荣竟有如此大的劲力。郭荣依旧直刺无忧笛,蒙面人刀锋一转,不再相迎,而是顺笛削下去,直砍落郭荣握笛的右手。郭荣见状,手指拨弄,无忧笛竟脱手飞向蒙面人的面门,同时后退两步避开蒙面人的刀锋。蒙面人没想到竟有此招,左手以爪抓向笛子,试图截下。谁知笛子碰到手掌立即弹开,“呼呼”声飞回郭荣的手中。

蒙面人未等郭荣握稳无忧笛,已一刀斩落,如排山倒海之势攻向郭荣。郭荣见状大惊,未见过如此功力的刀法,急忙侧身避开。谁知蒙面人并不停手,一连砍出数刀,但郭荣身法轻盈,皆一一避开。郭荣看出对方武功远高自己,心中一横,道:“你杀了我师父和师姐,我也不想活了,和你拼命!”话音刚落,手中无忧笛脱手攻向蒙面人的面门。蒙面人举刀砍向无忧笛,谁知笛子在空中会转方向,却突然变向攻向他的左侧。蒙面人立即回刀迎上,郭荣借机身形一闪,一掌拍向蒙面人的胸口。谁知蒙面人并不避开,“当”一声将无忧笛斩落在地,同时胸口“砰”一声中掌。郭荣哪知道对方武功高出太多,但觉胸中气血翻滚,竟被震退三步才站稳。而蒙面人身形稍微一晃,已经站稳,立即跨前两步,一刀斩落。郭荣没想到对方速度如此之快,正在犹豫该如何闪避之时,却听一个声音:“停!”蒙面人的长刀在距郭荣面门半尺处停在空中。接着,蒙面人立即收回长刀,摘下黑纱,原来是李敏行。郭荣大惊,却听背后一个声音道:“荣儿,没想到你的武功和反应皆可,近日随师兄们下山吧。”郭荣知道这是师父的声音,然而却呆立当场,还没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天门仙人走过来,和蔼的看着他。燕芳也走过来,沈宗林从屋顶上跃下,也围过来。李敏行道:“小师弟,刚才大师兄是试探你的武功。”郭荣一听,这才明白过来,又惊又喜,不知道该如何言表。惊的是原来这只是试探自己的功夫,师父、师姐都完好无损。喜的是,师父答应让自己随师兄们下山执行任务。燕芳道:“师弟,师父同意你下山,还不快快称谢?”郭荣立即抱拳感谢师父和众师兄们,大家皆哈哈大笑以对。

天门仙人道:“荣儿,你的武功自也不弱,反应也算灵巧,但毕竟对敌经验浅薄,以后行走江湖,遇到事情务必先想清楚再行动。”郭荣道:“师傅教训得是,徒儿谨遵教诲。”李敏行道:“师弟,平时看你练的似乎都是花拳绣腿,如今来看,却是巧中有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会拘泥于固定的招式。假以时日,必有可为。”郭荣道:“大师兄过奖。以前觉得大师兄练功的方式太过笨拙,经过刚才那一掌打在你的胸口,小弟方才明白基本功没有白练的。大师兄能有今日的武功成就,绝非一朝一夕而成。小弟以后也当多修炼内功为主。”大家听罢,皆哈哈大笑而欢喜。沈宗林道:“师弟的武功显得灵秀,和师弟的俊秀的外表很合适。看来,相由心生确实不假。”燕芳道:“师弟,师姐知道他日你必成大器,还要继续用心练习。”郭荣听完大家的话,心中一阵暖流缓缓流淌。

郭荣得知师父让自己下山执行刺杀任务后,心情激动无比,日日勤练武功,一有闲暇即研究“古今谱曲”里的曲子。通过研习,大部分名曲皆已掌握。其中,特别已经将琵琶曲“十面埋伏”完全由无忧笛吹奏得非常娴熟。“十面埋伏”乃汉初名将韩信在垓下围攻项羽时所奏,时而亢奋激昂,时而低沉颓丧。郭荣以笛吹奏,笛音悠长,却别有一番韵味。他首日将曲谱练熟,次日已尝试更改曲谱以发挥“阳春白雪”一般吹散水雾的功力。但始终没有找到窍门发出更大的威力,只能吹散水气此等“玩意”。

又过两日,天门仙人召集四个弟子到书房坐定,即告知此次要执行的任务。天门仙人道:“敏儿,林儿,你二人到苏州府取知府宋庆云之命。芳儿,你带荣儿去往岳州府洞庭湖畔曾家庄取一件宝物,名‘九世宝玉’。”四人领命。天门仙人继续道:“明日一早下山,快去快回。途中不得生事!”接着,转向燕芳和郭荣,道:“芳儿,荣儿,你二人年轻识浅,本不应让你们同行。但苏州之任务干系重大,不得有失。所以,大师兄和二师兄同往,才有必胜把握。岳州之行虽然只是取一宝物,但也不容有失。你们二人便利行事。”燕芳和郭荣称“是”。天门仙人顿一阵,道:“芳儿,你是师姐,已有下山执行任务的经验,所以此次你要看好师弟,务必完成任务。”燕芳领命。郭荣心下欢喜,一喜下山执行任务,二喜与师姐同行。天门仙人看着郭荣,道:“荣儿,凡事冷静思考,听你师姐的安排。”郭荣欣然领命。

当晚郭荣完全睡不着,想着的都是如何行走江湖,如何看尽师兄姐们口中的花花世界。也想过怎么展示自己的武功,怎么再静静的洞庭


状态提示:第三回 喜下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