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江湖凌云志>第144章:千里马
人,二人立马垂首侍立一边,朱瞻基道:“以后谁要是再拿这件事打趣起哄,我就打谁五十军棍。”吓得二人不敢抬头。

朱瞻基拿起一件外衣,看都不看二人,走了出去,李虎与田安心道:“太子爷怎么了?”也立马跟了上去。

朱瞻基来到金水桥边,看着桥下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星星点点,泛着闪闪金光,深深的叹息一声。李虎田安不敢进前,远远侍立着。

朱瞻基抬头看着远处紫禁城的万家灯火,顿时觉得肩膀一沉,心里道:“朱瞻基,你真的做好了挑起这万里江山的准备了吗?”他在拷问着自己。

默默的抬脚向金水桥,向外走去,李虎田安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紧随其后。

朱瞻基走了一会,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衙门口,抬头一看,心道:“怎么走到了这里?”只见门首匾额写着“大理寺”。

朱瞻基心中烦闷,看了看寂静的四周,索性迈腿走了进去,进入府堂,门口守卫都见过太子,于是也不敢阻拦,门卫刚要进去禀报,朱瞻基摇摇头,示意不要惊扰。

此时孙康刚刚接到朝廷旨意,要准备审理河南贪腐一案,正在翻看高廉杰提交的卷宗。

朱瞻基走过去,来到堂中。孙康聚精会神,时而凝眉,时而舒展,不停的在写着什么。一旁的侍从见太子驾到,慌的就要行礼,朱瞻基立马摇摇头,挥挥手,那侍从随即默默退出府堂。李虎和田安则是侍立在门口。

朱瞻基也不打扰,只是静静的站着,看着。

莫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孙康头也不抬的道:“将那边的卷宗递给我。”

朱瞻基扭头一看,见旁边的茶几上放着一堆卷宗,于是走过去,抱起卷宗,放在孙康的案头。

孙康又道:“茶凉了,沏点热的。”

朱瞻基端起茶杯,将里面凉茶倒掉,从旁边书案茶叶罐内取出茶叶,又从桌边火炉上拎起茶壶,满满的沏了一杯茶,放在书案上。孙康依旧眼睛盯在卷宗上,始终是不曾离开过,伸手接过茶杯,我也不抬的道:“你先回去吧!一会我还有个朋友要过来。”

朱瞻基咧嘴一笑,道:“什么朋友呀?”

孙康忽然一抬头,先是大惊,再是一副不知所措,最后是一阵惊慌,赶紧放下茶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跪在地上惊恐的道:“臣罪该万死,不知殿下驾到,臣死罪。”

朱瞻基呵呵一笑,将孙康扶起,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孙康满脸惊恐,不敢说话。朱瞻基复又端起茶杯,递给孙康,笑道:“孙大人请喝茶。”

孙康哪里敢接,可是不接又不是,惶恐不已。又跪下道:“臣罪该万死。”

朱瞻基看着孙康,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将孙康拉起,道:“你孙大人为国为民,秉烛办公,何罪之有呀?”

孙康支支吾吾,道:“臣刚刚不知殿下驾到,还……还指使殿下……臣……。”

朱瞻基摆摆手,笑道:“孙大人你可是大功臣呀!为功臣沏茶,本宫也是荣幸之至呀!”说罢又是大笑。

孙康满面惭愧,垂首道:“臣尺寸微功,何劳殿下如此,真是愧杀微臣了。”

朱瞻基面露赞许之色,道:“孙大人不必如此谦虚。”看着书案上堆的满满的卷宗,朱瞻基叹口气,道:“孙大人真是百官之楷模呀!要是天下父母官都能像孙大人这样,也就不会出现河南之祸了。”说罢,又是叹口气。

孙康搬来椅子和火炉,朱瞻基坐下相火。孙康道:“殿下如此心系天下百姓,何愁天下不治,何愁百姓不安?殿下如此也是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幸呀!”

朱瞻基默然无语,心里却是闪过一丝沉重。孙康又道:“殿下如何到的臣这里?”

朱瞻基一笑道:“闲来无事,心情烦闷,出来走走,无意间就到了你这里。”朱瞻基看着孙康,话题一转,笑道:“孙大人还没有妻室?”

孙康微微一笑,道:“还没有娶亲。”

朱瞻基笑道:“孙大人堂堂一表,凛凛之躯,文韬武略,难道没有心仪的女子吗?”

孙康尴尬一笑道:“殿下说笑了,臣并没有心仪女子,公务缠身,实在是无暇顾及。”

朱瞻基笑道:“既然如此,我替你物色一个,绝对让你满意。”

孙康惶恐万分,道:“殿下不可呀!臣细微小事,何劳殿下如此?”

朱瞻基笑道:“你为父皇分忧,我就替你张罗一下你的家事,就这么定了,你别管了。”说罢,大笑。不容孙康辩驳,只得拜谢。

孙康也只好羞惭不语。二人又聊了数句,朱瞻基起身就要走,孙康直送到门外。朱瞻基临走笑道

:“孙大人等我好消息。”

孙康又是一阵感慨羞惭。

走在回去的路上,朱瞻基心情大好,和之前大不一样,李虎田安二人见此,也走了上来,道:“太子爷,什么事让您如此心情大好?”

朱瞻基微微一笑,道:“因为我找到了千里马。”

二人不解其意,道:“千里马?”

朱瞻基昂首而行,向宫中而去。

朱瞻基走了半个时辰,只见张孝霆又走了进来。孙康放下执笔,道:“你来的刚好,我也忙结束了。”

张孝霆笑道:“我没有打扰到你吧?”

孙康笑着摇摇头,道:“你我何谈打扰不打扰。”拉着张孝霆又道:“走,我饿了,和我出去吃点东西。”

于是二人


状态提示:第144章:千里马--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