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日月宏图>章一零七 南征计划
,大同镇总兵徐白云督领兵马兵发潼关,赵琉璃为延绥军统帅,率军南下,而孙传庭则安排秦军事宜,如此,整个南征计划就简单的确定下来,军议完后,孙传庭与孙伯纶一道饮宴,孙伯纶丝毫不提当年之事,只是祝贺孙传庭将要入阁。

孙传庭离开平阳之后,与郝世禄一道北上,从大宁渡河入陕,

大宁码头,孙传庭与郝世禄停在码头上等待船舶渡河,却忽然听到有人大喊:“让开,让开,都快让开!”

孙传庭一看,是一个马夫高声叫嚷,手里的鞭子啪啪作响,赶着马车快速前进,他后面还有十余辆相同的四轮马车,上面满载着一个巨大箱子,贴着封条,十分沉重,高大的驽马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来平阳的时候,孙传庭见过那种箱子,却是在宁夏的码头,那种大小、重量一样的箱子总是出现在北府的码头上,码头上有一种吊杆,船舶停靠后,上面的箱子挂在吊杆上,直接转动就能吊运到码头上的四轮板车上,那箱子与板车极为契合,三两人就能一盏茶的时间安置好,不仅减少了搬运工的数量,还提高效率,宁夏的烟草、棉花、辣椒等货物都是这般运上船的。

“听到没有,快点让开,这是朝廷的赈灾粮食,耽误了功夫,你们担待的起吗?”马夫叫嚷道,郝世禄一把把孙传庭拉到一边。

“督师大人,您现在可没穿官袍,这些人认不得您。”郝世禄笑呵呵的说道,若是以前,他对孙传庭这类督师得卑躬屈膝,可是现在不用了,武人的地位大大提高,而他郝世禄还是秦王的岳父,莫要说在陕西,就是去了京城,也是可以横着走的,内阁的辅臣都是时常送信讨好的。

孙传庭笑了笑,说:“郝大人可知道这粮食哪里来的吗?”

“自然是漠南了,今年漠南大丰收,最上等的麦子也不过四钱银子一石,这还是北府从年初就开始屯粮的结果。”郝世禄消息灵通,笑着说道。

“屯粮做什么?”孙传庭问。

郝世禄道:“刚才那个马夫头儿不是说了嘛,屯粮赈灾啊,孙大人应该知道,河南这七八年就没消停过,闯逆临走又是大兴抢掠,如今河南是遍地枯骨,民不聊生,咱王师南渡黄河,可不得赈灾吗,毕竟咱现在是朝廷了吗,总不能眼瞧着百姓饿死。”

孙传庭微微点头:“秦王心系百姓,本官佩服。”

郝世禄道:“我那女婿,做的多,说的少,所以无论南京还是北京,总有人数落他的不是,这些人也不去看看,但凡秦王治下,有几人饿死呢?别说河套的粮食,为了赈灾安民,秦王可是不远万里,从安南、广东购买米粮,甚至与南京妥协,开通漕运,有些人啊,就是见不得北府好。”

孙传庭微微一愣,一脸苦涩,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也是不相信的,原本他就是郝世禄嘴里那见不得秦王好的人。

“郝大人,本官能去看看吗?”孙传庭问。

郝世禄哈哈一笑:“您可是折煞卑职了,卑职又不是锦衣卫,哪敢控制您的自由,左右尚未有渡船来,一道去看看便是。”

孙传庭叫来仆人看守行礼,与郝世禄和几个亲卫一道,跟着另一队载重马车去了,那马车走的不快,一路穿过街道,直接进了大宁附近的军营校场,如今大军都已经南下,军营之中没有兵马,却是被大宁的官府衙役使用,许多丁壮出入其中,除了米粮,还是炭石、水桶进入,远远看去,校场之上竟然是砌筑了一排排的炉灶,孙传庭凑过去一看,竟然是一排排的锅和鏊子,正在摊煎饼,还有烙饼。

“大娘,这是给谁做的?”孙传庭见看烙饼的中年女人满头大汗,问道。

那女子擦了擦汗,舀起一勺子面糊给孙传庭看了一眼,说:“俺们这排是给王师做的,他们做的是给难民准备的。”

“有什么不同吗?”孙传庭问。

那女子嘿嘿一笑:“你尝尝不就知道了。”

孙传庭掰下一小块硬的像石头一样的烙饼,放进嘴里,却怎么也咬不动,郝世禄递来水囊,孙传庭就着吃下去,发现就是普通的面饼,但往后面走了走,发现这些人的烙饼颜色呈现褐色,与刚才吃的完全不同,他掰下来泡在水里,然后吃下去,咬起来就很粗糙,死命才能咽下去,嗓子火辣辣的,定然不全是粮食。

“这是什么?”孙传庭问。

刚才和他说话的女人扭头说道:“也是烙饼,就是掺杂些东西,不信你去看看。”

说着往一边的棚子里指去,孙传庭走了过去,发现棚子里都是青年丁壮,正把磨好的面粉筛除麦麸和杂质,筛过两次的放在一起,送到刚才说话的那排炉灶旁,和面、烙饼,而大部分则是把剩下的麦麸倒进还未曾筛的面粉里,倒进去了一些杂粮粉和孙传庭不认识的东西,再和面烙饼,这些便是赈济用的粮食。

孙传庭脸色大变,抓了一把杂粮粉旁+边的白色东西,问:“这是什么?”

干活的丁壮看了他一眼,道:“还能是什么,锯末!”

“那.....那这是什么?”孙传庭又指向掺杂粮食的人最后抓了一把扔进去的东西。

“你连这也不认得,沙子啊!”那丁壮不无嘲讽。

“锯末!河沙!”孙传庭诧异的看了那丁壮一眼,忽然一脚把掺杂锯末、杂粮、麦麸的木箱子踹翻,大声斥责:“这也是能给人吃的!”

“谁在闹事?”十几个衙役跑了过来,领


状态提示:章一零七 南征计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