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职场>137.激战北平(十)
人知道大帐里面发生了什么,但两人只进去了半个时辰,耷拉花赤便出来宣布帖木儿重伤不治,死了,临终前将一切都托付给了自己。耷拉花赤十分悲痛,发誓要为帖木儿报仇。

由于耷拉花赤以托孤的名义自行宣布继任太师之位,帖木儿的妻妾家室自然成了耷拉花赤的妻妾家室,同时,在耷拉花赤的威逼利诱下,帖木儿的老部下大多都归附到了耷拉花赤的麾下,一部分拒不归顺的人都被

耷拉花赤杀了,如今耷拉花赤接手了帖木儿的所有部众、地盘和官职,耷拉花赤已经成了东蒙古诸部中势力最大的一方。

听完唐豪的叙述,朱能笑着说:“看来退回来是对的,我们去追杀,不如让他们自相残杀,他们内部动乱,耷拉花赤夺权,眼下的结果恐怕不会是终结,后续估计还会有乱子。”

朱棣十分赏识唐豪:“听说你弓马纯熟,箭无虚发,在阵前犹如天神下凡,一个人就将蒙古全军都震慑住了。真壮士也。这一身好本领,想不想从军报国,”

唐豪被朱棣夸的脸红了,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燕王过奖了,我的本事其实也是从小跟父亲在草原上摸爬滚打跟蒙古人学的,我只不过比别人力气大些,射的远些。您说从军报国,我还没想过。”

张玉猛的拍了一把唐豪的后背:“不用谦虚,你的本事我亲眼见的,两箭地之外七箭杀七人,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箭法。”

气氛十分融洽,众人都在夸奖唐豪,唯有姚光启却若有所思。

朱能见状,笑着问姚光启:“那不长头发的,又想什么呢?”

姚光启看了看唐豪,有些犹豫,唐豪机灵,立即明白了:“我家里有事先回去。”

待唐豪走了,姚光启这才说道:“这次取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前知道了蒙古人的动向,我们才能提前做出了应对的部署。”

朱棣点头:“当年父皇高瞻远瞩,在蒙古安插了不少细作,这几年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姚光启没有理会朱棣:“这次蒙古人受了重创,又逢内乱,估计二三年内北境无忧了,而对王爷来讲,眼下最大的敌人已不在北方草原,在京城,所以知道京城的动向,及时了解朝局,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舆论风向,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说到这里,姚光启扫视了一圈,最后的眼光又落在朱棣的脸上。

朱棣恍然大悟,原来姚光启考虑的是这个,确实是比自己多想了一步:“你是说,我们在京里也要安插人手?”

姚光启点头:“对,在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了。秘密在京城里安插一批人手,掌握朝中的风向和舆论,更能在关键时刻摆布一些棋子,如同上次宋慎一事,我们在危难时还能有一定的反击手段。只不过这些人一定要既隐秘又可靠,否则一旦被锦衣卫查出蛛丝马迹,麻烦就大了。”

朱棣不住的点头:“你看的远,想必已经有了盘算吧。”

姚光启这些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想法已经相对成熟:“至于到京城中潜伏的人员,最好从此次出战的伤残老兵中挑选,那些老兵受伤之后,已经不能留在军中,虽然得了些抚恤,但毕竟有限,一家子还要糊口,所以用这些老兵,给他们饭碗让他们养家糊口,是王爷的仁德。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


状态提示:137.激战北平(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