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醉饮江山>第二十二章 风雪停
一事。蜀地有十愿,他是其中第九僧,身上担子,或比那第十位还要更重。”

涂弥怔了怔,未再追问,而是平复下心中惑意,静静握住了横于膝上的冼心剑。

人言少不入蜀老莫离,而今一老一少,偏携剑赴锦官城。

————————

蜀地西南,长江至此处分转为数十径流,其间峡江水流湍急,策马立于崖边石上,竟是不敢垂目而视。

自此地过江,若是克得住汹涌水流,则不消一炷香时间便可抵达对岸。

渡口名唤少忘津,意思是入川的少年人,若过了这条江,便再难回头了。

无巧不成书,在清晨拜访这座渡口的,恰好是数十蓝衫少年君子,仅有一位华发老者带头,身侧还跟了个握刀的中年护卫。

“在下自北地而来,初来乍到,道路有所不明,闻说此地少忘津可渡峡江,还烦请带我们去高处,探一番接下来的路。”

为首者虽然年迈,腰板却仍坚挺,马胯下悬一柄长剑,气息敦厚凝实。说起话来并不倚老卖老,闲着没事干的渡夫们当然也乐意带路。

昨夜落了一场雪,所幸白日里出了太阳,到正午便已将积雪化尽,万里长空无云。

由一位蜀中老者做引导,自北地驰马而来的汉子们登峡望江。

“若是想去锦官城的,过了这峡江还有好多路要走,至少翻七座山。”渡夫将手指向西边群峦,“有力气的,就顺着山爬,虽然累了点,倒是不至迷路。从山下绕路也可以,只是道路错综复杂,多半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华发老者含笑感慨道:“多谢了。”

“不必道谢,出门在外就要靠朋友不是。”老渡夫哈哈笑道,“说来,老爷们这是要入蜀做何事?”

这一队蓝衫人,精装简行李,不似去做生意的。

“江湖事。”华发老者哈哈一笑,“不知阁下可听过北地聂家的名号?老朽不才,枉当了二十年家主。”

之前还与之谈笑的老渡夫一下子愣住了,笑容凝固在脸上。

北武林中流砥柱的聂家,自来便是名扬江湖的天下大家,这远在蜀地的老渡夫就算不解其中地位,又如何能没听过这家名号。

只是没想到,自己居然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家主。在老渡夫的印象里,江湖上那些高人可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现身一出手,定是江湖翻覆乾坤变。

可站在他面前的聂家主,似乎和传闻中的那些高人不太一样。看上去武艺并不高强,挂在马胯下的剑更像是装饰;与人交谈也无丝毫锋锐,圆润世故甚至更胜于他。

见老渡夫愣在原地,聂白霜也不意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必惊讶。江湖就是一口浩浩荡荡的大煮锅,上等的肋肉与最下等的杂末,丢到锅里煮出来,都是一个颜色。”

划了一辈子渡船的老渡夫若有所悟。

宽慰完了受宠若惊的渡夫,聂白霜又将目光投向远山峻岭。

此刻风停雪住,日辉笼罩千里蜀地,登高远望,群山一片白雪似化非化,俱显出迷离的金霞色来。

聂白霜清了清嗓子,淡淡道:“聂家儿郎听令。”

除了他身边那名中年持刀护卫,身后数十蓝衫少年齐刷刷翻下马背半跪于地。

“地北天南,往来一百四十载,我聂家四代家主,传至我身,自有一身傲骨,从不曾惧于威势,从不曾低头示外人。”

“近年门户遇耻事,是我执家无方,令先祖蒙羞。长子星庐丧命杭州,胞弟君怀又于汴梁城外溘然而逝。”

聂家弟子们低着头,一动不动。

“大可不必低头。”聂白霜静静道。

当啷一声,宽剑酌欢出鞘,抖落一片日月光。

“风来断风,雪来斩雪。”

“风停雪住,便傲然当世。何惧天下无席!”

“何惧天下无席!”他身后聂家弟子,齐声喝道。

声如洪钟大吕,响彻天地。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风雪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