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醉饮江山>第五十三章 顿悟
下的来意,想来先前那位朋友,已说得透彻了。蜀地十愿僧既然是以完全中立的身份,介入本次盟主重选,应该能制止其间发生任何流血冲突、刀兵相见之事。于在下而言,此事实在事关重大,甚而超过了盟主重选本身。”

无疾僧淡淡回道:“自然如此。我等因你的邀约而齐聚至此地,今日过后,自然也是要急忙赶回锦官城,裁定事务、确保公平的。”

“多谢诸位前辈。”赵无安叩首道。

常在僧撇了撇嘴:“还有别的事吧?”

“的确……”赵无安艰难道,“此行前来,还有两件事情,想求几位前辈。”

“但说无妨。”

“是。”赵无安直起身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又认真伏下头去,闭目道。

“希望七位前辈,能授我顿悟之法。”

七人皆是一愣,而后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顿悟顿悟,自是忽地一顿,而后便悟了,又有何可授的?”朝佛僧不解道。

太平僧也点头道:“我等虽将此理奉为圭臬,但如何理会还看个人,此非一朝一夕之事,也绝无何等法理能够传授给你的。”

这样的话语,赵无安不是没有料到过。

但他只是把头伏得更低,抿起了唇。

“望七位前辈不吝赐教。”

七人面面相觑。这一次,谁都没有再说话。

代楼桑榆鼓起腮帮望着伏地的赵无安。

“无安自知,天下大义之理,佛门中人自是听得多了,打动不了七位前辈。”

见无人说话,赵无安仍旧将头伏在地上,续说道。

“但我有别的愿望。

“十位前辈的愿望,皆是这山河太平,佛理传遍人踪能及之地,天下朝佛。相比之下,我的愿望很简单,甚至不值一提。

“我曾有一位崇敬的前辈,他正气凛然,义薄云天,有甘为天下苍生奉献的家国壮志。我将他奉为此生楷模,可他后来却变了样子。只手遮天、十恶不赦,他的名号在这两朝间,甚而可止小儿夜哭。

“我不愿他继续错下去,想要止住他前行之路,却也深知光凭自己,无力与其相搏。”

赵无安将头死死扣在冰冷的青砖上,坚定道:“请诸位前辈,赐我顿悟。”

七人沉默了许久。

半晌,无疾僧幽幽说道:“若是如此,则顿悟尚可如你所愿。放下执念,心有千千结,则一时得解。”

赵无安却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顿悟。”

无疾僧一愣。

“晚辈一颗愚心,万死不悔。”赵无安一字一句道,“若是如此,可得顿悟否?”

众人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慈悲僧闭上双目,念起了佛经。

丰收僧忽然道:“确实是有的。”

他刚说完,便招来其他六人的一致冷目。

丰收僧苦笑道:“都已隔了足足两代人了,现在有个孩子来到我们面前,他都这样求了,你们还想藏着掖着?”

无疾僧肃容道:“毕竟是不传之秘,我等在中原宣佛至今,也没有能将这件事明明白白讲出来的道理。”

“罢啦……我早猜到他会这么提,我们也没什么别的了。”常在僧摇头甩脑,“就算是依师父师尊们所言,也到了该偿还的时候了吧。”

无疾僧沉默良久,双掌合十。

“阿弥陀佛。”

赵无安接连叩谢道:“多谢诸位前辈!”

无疾僧道:“这算是还了你那位朋友的人情。无他祖父,也无我等十愿僧的今日。这顿悟之理和那洛神传人乃是同源之水,切记住这点了。”

赵无安面上浮起复杂一笑。半带欣慰,半是苦楚。

七十年前埋下的一切伏笔,延展到今日,也许真的都是宿命使然。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顿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