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我爱种田>90.种地,有前途
吧!

就因为这儿,有些单身狗学生甚至表示:如果一食堂霸占后山是为了能多种些辣椒,保证以后长期供应辣椒油,那他们绝对力挺一食堂。

这辣椒油拯救了多少打不到好菜又没胃口的学生啊,喝粥、吃面、饭食,往里面加个一勺半勺的,提味得不得了,又香又辣,下饭美味。

唯一的缺点就是消耗太快,据说辣椒油是用自种小米椒自制的,供不应求,这边吃完了,那头

辣椒还在长或是制作中,得过段时间才有新的。

因此,一食堂也用了采购的小米椒来做辣椒油,出来的味道总是差一截。珠玉在前,只能说还行了。

学生们彼此还会互相监督,都知道辣椒油消耗快,又是免费打的,如果遇到不自觉多打的,周围的人还会站出来指责。连自称是帮同学代打都有争议了,普遍认为一个有良心的c大学子,一次只能舀一勺半以内。

在学生强烈要求下,一食堂还不得不提前说明,哪一日会上纯自种自制辣椒油。而原本不怎么被当回事的辣椒植株,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尊重:这就是美味的源头啊!

甚至有学生主动捐花盆,好让一食堂多种几颗辣椒,这个就不提了。

起初,还有言论表示一食堂的辣椒油可以当味之林的代餐,随着尝试的人多后,这种说法已经悄然变成了:一食堂出息了,辣椒油味道赛过味之林。

味之林在大学城还是有许多拥趸的,其他学校的学生起初听到这种说法,都以为c大学生又在玩梗了。一食堂黑历史太深重,有点什么进步,他们就格外吹捧。

直到c大学生不服气地表示:那要不你们来尝尝啊,刷我的卡买份白粥,加点儿免费的辣椒油,不好吃算我输行吗?

那里头有些食材他并不认识,吃到嘴里才有初步认识,也对建议书里所谓的奇葩搭配有了认同感。

这样的搭配也太过天马行空,完全没有考虑过食材的相容性,调料加得也颇为随心所欲。虽然似乎看在他是老板的份上,里头多打了很多肉,可是也改变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那就是难吃。

崔栖潮对这些植物天然的亲近,他尝到它们的味道,了解它们的特性,深深理解它们的每一部分,也就深刻为它们有这样的下场感到惋惜。

“不行……”崔栖潮喃喃道,他手下怎么能有这么难吃的菜。而且这么难吃的菜,每天还有那么多学生忍痛来食用,毕竟是二十一世纪啊,这些孩子太可怜了!

崔栖潮看了看时间,刨去他每日观测现有所种植辣椒、研究各种粮食、学习农书的时间,确实还能拨出时间,逐一对菜品进行调整。

他需要对常用食材、以及这里应用的烹饪手段初步了解,然后利用自己对食物理解的本能,找出最适合它们的下场,据此改良,规范化制作过程。

大锅食堂菜并不会用到多么复杂的技巧,只要崔栖潮能把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数据统计出来,完全能实现统一操作,味道上不会偏差太远。

崔栖潮忍着不喜又吃了几口,了解菜色味道。

小白左右转悠,盯着崔栖潮的脸看,一伸爪子搭住了他的手臂。

“小白饿了吗?”崔栖潮这才想起来猫咪还没吃东西,起身拿了些牛肉,又给它多了个鸡蛋,照例在饭前进行训练。

小猫年纪还不大,每天教一个动作就够了,一次教太多难免混淆。在这个阶段,也以服从性训练为主。

崔栖潮拨了拨小白的爪子,“握手。”

小白被迫把爪子搭在崔栖潮手心,柔软的爪垫因为还未过多磨砺,好像崔栖潮稍微用力,嫩嫩的爪垫就能挤出水。

谁能想到,这么软的小猫长大后体力与脑力足以奔驰在草原上牧羊呢。

崔栖潮喂它吃了一块肉作为奖励,又教了好几遍,小白才领悟到握手能吃肉,崔栖潮下意识点评:“反应有点慢,一般五遍以内应该就能学会,难道是牧羊猫中比较傻的。”

小白幽幽地看了崔栖潮一眼。

崔栖潮并未察觉,撸了撸小白的头,虽然傻了点,但是都被送给食堂了,也不能弃养,耐心对待也许还有蜕变的可能。明天再教新的动作吧。

……

过了两天,崔栖潮通过抽时间的尝菜、了解,制定好了两道菜的精确流程。采用了食堂库存较多的食材,分别是红烧土豆块和丝瓜炒蛋。

“让学生吃得好靠什么?”崔栖潮问厨子们。

大师傅们:“呃,真材实料?责任心?爱?”

崔栖潮把克称和电子钟拿了出来,“是精准的食谱。”

这才是对栽种者和食物的尊重,不要再做出奇怪的搭配和烹饪方法了,食材会死不瞑目的。

在华夏菜的制作中,“适量”通常是一个很玄的标准,大部分时候靠厨师的经验。而崔栖潮是要把最佳程度“适量”的量给精准化了,否则,他也没法一个人承担起所用后厨工作。

食堂的厨师无法单靠手感把分量精确到克数,但这两道菜崔栖潮都计算过了,从食堂大铁锅容量到火候,并以此标准化所有数据,从切菜工那里,就把分量归置好了。

这样做的确会比从前耗费更多时间,甚至增加人工成本,但是崔栖潮觉得,为了解救可怜的学生们,也是解救那些死不得其所的食材,有何不可?

随着开学日期的接近,c大学子陆续返校。

都从家里来,要么带了家里做的菜,要么生活费


状态提示:90.种地,有前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