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会被乡亲们有所排斥,而她大伯……又有什么好思考的,那就去吧!

“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是否要开介绍信?”见刘雅赞同了他的提议,刘青峰松了口气,他就知道两人的心思是相同的,这片土地富饶且肥沃,可却又有些拘泥于土地。

“既然这样我就托人买票,等到这里的事情结束了,咱们就回家吧。”在刘青峰的心中,只有东北那片土地才是他的家乡,而这里不过是父辈的故土和他爱人的老家罢了。

刘雅点头,靠在刘青峰怀里,两人无言,今天的事情需要消化,激烈的情绪让两人都有些疲惫。

“你先睡会,我去给你做饭。”刘青峰拍了拍刘雅的后背,然后将被子整理好,将换下来的床单之类都收拾起来,放到门口的旧衣篓里。

刘青峰早就学会了做饭这门手艺,大概不难吃,但也好吃不到哪里去。

刘雅喝着白米粥,心里满足,她其实并不缺吃食,今年的粮食丰收,她一个人就分了上千斤粮食,不过是其中七成占的是地瓜土豆,两成的玉米面高粱面黍黍等粗粮,剩下的一成是大米,海河的米一年一熟,入口绵软,是上等的好米,曾经的鬼子侵华,乡里这边没有驻扎多少鬼子,大约有一小队,每年收了大米,必须全部交上去,这是最好的军粮,如今国家还以之出口赚外汇。

人活着就是一口吃食!她做鬼的那些年里,见了无数的美食,但心里却总惦记着那口米粥,那是家的味道,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乡愁。

“那咱们走了,这粮食咋办?”刘雅的那一千多斤粮食可是她的心头宝,一点也不能落下。

刘青峰却无所谓道:“我的户口一直都在城市里,所以每月可以拿三十六斤的粮票,其他的副食品我都换成了钱财,咱们走的时候再重新将户口掉回去,你的户口咱们家还有另外的房子,只不过不知道是否被占,不过父亲的老友有在房管所里工作的,到时候你入户口很是简单,这样每个月的供应粮是足够咱们俩吃的,至于这里的粮食……其他的东西如同被褥咱们花上一笔钱邮回去,家里没有置办橱柜也是想着可能会回去,粮食的话咱们倒出去一些,其他的我托人给捎到东北去。”

“真能捎去?”刘雅诧异。

刘青峰笑着说:“东北的工业品一直都是国内最好,咱们这里的运输队有一队要去东北那里去采购,我和他们熟,去时车会有空置的地方,到时候给咱们捎一些东西还算方便。”不过是要赛点钱。

刘雅点头,这大米可是买都买不来的好东西,而且她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五七年,后面定义为‘□□’的自然灾害事件,可不只是那‘三年’,就以海河来说,城市供应粮库可供应不到十天,全国上下粮食调集成立专门调配组织,连用来换外汇的粮食都被抽调,情况可以说的上是十分紧张,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后面近二十年造成了重大影响。

“今年的粮食大丰收,现在手里都没了土地。我的户口也没挂在乡里,所以这粮食和钱分的有些不理直气壮。”刘青峰现在还想着重回城市,而前世却在刘雅拒绝回城以后迅速将户口转了过来,隔年就赶上了大炼钢铁□□……

刘雅想自己好像是刘青峰上一辈子惨淡的元凶,从结婚拒绝回城开始,□□人民公社三年灾害四清运动□□……后来改革开放了,他的精气神已经被磨的干净,和乡下的汉子再也没有区别,大概也只有那一手四清后学的中医能表明他也曾是在乡里最顶尖的人物,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爱慕过。


状态提示:3.张存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