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晋太宰>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
,整个大汉帝国也不过才养了几万骑兵,刘秀是争取了驻守在边镇的骑兵支持,才又把汉朝续。东汉王朝幽州突骑最为知名,这只赫赫有名的突骑部队不仅助光武帝刘秀夺取天下,为东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更成为整个东汉王朝的军事支柱。

后汉书注解:“突骑,言能冲突军阵”。从突骑的字面意义可以看出,这是一只以冲锋陷阵为主要作战手段的骑兵部队。王莽篡位导致天下大乱,但是幽州一代却相对较为稳定。更始帝对幽州的控制很有限,号称屠城三百座的耿弇是谷太守的儿子。

不过那支幽州的骑兵,好歹是整个西汉积累出来的精锐,司马季单靠自己的封国支撑这样一支常备军出来,可能刚刚打造完毕,首先要用来镇压幽州的农民起义。

但把一支常备军的步骤分解,能节省不少成本,事实对一般州郡的军队,汉朝也是这么做的,囤积武器军械以备不时之需,但没有指望它们真的派用场,因为时时操演的话,成本会暴涨。

这点司马季也明白,他是亲自进入过洛阳武库的,武库号称囤积天下之兵,足够武装百万大军,当初的高平陵之变,夺取武库是司马氏的重之重。

武器放在兵器架得时候,其实并不没有多少成本。但只要一个人拿起它,穿甲胄,牵战马,成本会飙升到一般势力无法容忍的地步。

所以隋唐之前那些号称数十万控弦之士的势力皆是,明显更强的辽金却没有这么多所谓骑兵,还是养不起,是这个道理。司马季把军械制造出来放在那,不会担心燕王府的铜钱不翼而飞。

养马从平州养,制造盔甲在北平郡放着,至于兵员先在民间放养,一步步的分摊成本,抵消幽州一州养活一只大军的尴尬。

趁着洛阳回信的时间,司马季便进入北平郡的封地,这可真是一处封地,任何人都被明令禁止不可进入,不然都会面对不可承受的下场。

名义的燕王别院处在山谷当,刚进入山谷司马季能感觉到不一样的地方,水流有些浑浊,能看到水面之下沉积着渣滓,这都是铁矿渣、以及石炭的沉淀物,不过时间还短,站在河边还闻不到刺鼻的味道。

“欧洲早期藏在深山当的作坊,是不是也这样?”司马季看了一眼暗道,随即便不再关心,和后世工业时代的污染还是不能相的。

司马季这次来的最主要目的,当然还是还要看看,冶金到了哪一步,到底能不能让他想象当的重骑出现,为此还专门带来了女真重箭,试试产品是否合格。

负责锻造盔甲的是一个波斯人,叫塞波里斯,一个很有古波斯韵味的名字,这个将近四十岁的波斯铁匠被千里迢迢卖到幽州,负责锻造盔甲,倒不是因为他的技术晋朝的铁匠高明很多,而是因为他是外国人,不容易逃跑,本地人没准了。

“燕王需要的甲胄,也是刚刚才达到了你说的模样,不过还要燕王亲自试试。”塞波里斯点头哈腰的道,这种谄媚倒不是入乡随俗,王权时代全世界都差不多。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