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重回下岗时代>230.没有快乐
司看中了这一点,都在国内设立代理商或分公司,将许多原本在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转移到这个亚洲新兴的市场。

限于当时国内落后的制造技术,国外公司想寻找一家合格的制造工厂,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就是在这样一种风潮之下,国内制造业有识之士纷纷引进技术,奋起直追,成就了后来的中国制造。在这一点上,私企功不可没。

铸造分厂的树脂砂生产线,已经开始渐渐露出原来的样子,估计再有三个多月,就可以试运行,然后就可以正式投产了。

刘万程不能等到生产线投产再去找米下锅,当然会布置吴晓波提前掌握信息情报,事先与这些代理商联系,甚至是直接发广告函到国外的公司本部去。

今天,吴晓波就是带着这些代理商一行,参观了铸造分厂的树脂砂生产线,然后拟定了一个初步合作意向。

国外这家特殊设备公司,很早就在国内寻找配件制造企业,也委托过产品,但不是因为交货期就是因为产品质量太差,都失败了。像铸造分厂这样引进先进设备的铸造企业,他们还第一次发现。

接到万程工贸的函件,公司总部立刻就指示国内代理商,带上专业技术人员,前去考察。

他们对考察结果非常满意,生产线试运行的时候,总部还会派专业团队亲自过来评估这条生产线,如果合格,就会和万程工贸签订大批的订单合同。

像这样的代理商或者是国内分公司,吴晓波已经接待了好几批了。按照刘万程的策略,那就是要这些客户去竞争,刀把子一定要攥在自己手里。

在这一点上,他的思想不要说比江山机器厂那帮思想陈旧的领导层高出不知多少,就是比那些正在学习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日后发展起来的大型对外公司,也要高明的多。

江山机器厂那帮人,根本就不知道推销自己,等着客户去找他们,只有挨人家宰的份。

那些正在学习的未来精英们,只知道向发达国家输出产品利润丰厚,回款有保障,这时候还没有学会积累情报,知己知彼,往往要不到更好的价格。

刘万程却已经在广泛联络外企和公司,向他们推销自己,把他们的yù_wàng勾起来,然后就仗着自己在国内相对的优势,让多家客户自己竞争,谁给的条件优厚我就给谁干。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刀把子必须攥在他手里,只有他宰人家的份,不许别人宰他。

吴晓波是十分佩服刘万程的这种策略的。原先他觉得寻找国外潜在客户,积累情报投入过多,得不偿失,找几个愿意合作的知名公司就可以了。

但他不知道,国外知名公司过于庞大,虽运行机制完善,但里面各种腐败和官僚,并不亚于国企。

这个刘万程知道,所以他并不感冒和什么知名企业合作,而是要吴晓波务实地去寻找运行比较流畅的国外中小型公司合作。

开始,吴晓波并不能理解刘万程这个策略,但他现在和张年发当年差不多,根本不去怀疑刘万程的决定了。只要他决定的东西,他不理解也得执行。因为他不知道刘万程是个什么东西变的,每一回都是他对。

果然,按照刘万程的意思,在欧洲市场上有选择地广而告之一番之后,中小型公司的优点就凸显出来,决策快,效率高。反观那些国际知名公司,跟国企一般拖拖拉拉的作风,很快就让吴晓波烦了,直接不搭理他们了。

最终,通过国外公司间的相互竞争报价,刘万程选定了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批量大,在国内有相应资产抵押的公司。

一号产品利润大一些,而且不需要二次机加工,只添加一个外表喷塑工艺,就可以直接装箱出口。

二号产品需要机加工。以国内现有旧机床加工,效率低不说,加工费用也过高,利润显然要大打折扣。

按照吴晓波的意见,二号产品直接就没有考虑的必要。刘万程却把这个产品保留下来。因为,他走的二分厂这步闲棋,就要发挥作用了。

原来在二分厂的时候,他是故意躲着领导们,唯恐被他们相中


状态提示:230.没有快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