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最风流>18 搜山千骑入深幽(九)
这不是说话的礼仪。他即说道:“公请来车上坐。”

邯郸相就等这句话了,半点儿也不客气,当即登车。待他坐下,刘衡乃令车驾继行。

被邯郸相这一打岔,刘衡不好再问荀贞想怎么了解郡兵,但因心思在这方面,又与邯郸相没什么话,颇是无言,唯寒暄而已。

段聪着急听荀贞了解郡兵的办法,见刘衡不复再问,而荀贞也闭嘴不说,急得抓耳挠腮,频顾邯郸相。

邯郸相笑说道:“不意中尉、郎中令亦在车中。二君与相君齐聚一车之中,……,相君,你们可是在商议什么要事么?”

段聪答道:“正在听中尉讲平贼方略。”

邯郸相“噢”了声,故作懊悔,说道:“原来诸君是在说此大事,却是我莽撞了。相君且请暂停车驾,放我下去,我就不打扰了。”

邯郸县大的士族有三个,邯郸氏是其一。邯郸相是邯郸氏的族长。刘衡心道:“i后平贼守城,少不了需要借助县中诸家。我已让邯郸相上车,要是再放他下去,也许会引他不快,若因此生了嫌隙,却不利我i后保县守境。”笑道,“公父是故使匈奴中郎将,公应亦知兵事,现今国中贼寇i多,我正yu借重公之才能,灭贼安民。公何必下车去?”

这话正合邯郸相之意,他笑道:“我有何才?又有何能?相君有用的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就是。”

刘衡简单地复述了一下荀贞之前说的那些话,“平贼二策、及早进击、徐徐图之”,说完,对邯郸相说道:“公上车前,我正在请教中尉打算如何熟悉郡兵。”

邯郸相笑对荀贞说道:“中尉请说,我恭闻之。”

荀贞和邯郸荣见过,但是没和邯郸相见过,这是初识,他微笑着说道:“前数i,贞尝与公之子见於乐主簿家中。公之子聪明秀出,颖异非常。有子如此,父当更佳。公之父,故匈奴中郎将,治边有能绩,贞素闻之,本不该在公前妄言,今试言之,如有谬错,请公指教。”

邯郸相笑道:“请说。”

段聪催促:“中尉快说,快说。”

荀贞说道:“要想尽快地熟悉郡兵,只有一个办法。”

段聪问道:“是什么?”

“时当深秋,序为九月。故事:‘九月都试’。我准备遵循故事,设校场,召郡卒,试以其五兵之能,观以其阵战之术,卓异者拔擢进之,不合格者退之。”

昔i内地郡国的都尉、中尉之职未曾废除时,各个郡国里每年都有对郡北的考核、演练,称为“都试”,时间在秋天的八月或者九月。“五兵”是指弓弩、戟、盾、刀剑、甲恺。都试主要是试弓弩箭术。

段聪大喜,他喜欢热闹,说道:“好!到时候我要去凑凑热闹!”

荀贞笑与刘衡说道:“国相若是同意,待到都试时,还得请国相来主持。”

依惯例,都试之时,守相、都尉或中尉都得到场。

刘衡说道:“自省内郡都尉、中尉,内郡百余年不闻有都试之举,此是盛事,不仅可以选能任勇,且还能振我国威,沮败贼气。中尉此策甚好。我当然是要亲至的。……,中尉打算何时都试?”

“郡国久未有都试,需做些准备,初定在十i后,国相以为如何?”

“太晚,太晚。……,都试也没什么可准备的,设个校场,召来郡卒就可以了。以我看来,两三天就能够准备妥当了,不如定在三i后?”

“悉从相君。”

邯郸相这时笑道:“我弟婿卢广,现在郡兵曹为吏,中尉若是有何需要,可令他去办。”

荀贞心道:“我与邯郸相初见,他却怎么就荐人给我?而且推荐的还是他的亲戚?”

看着邯郸相的笑容,他似有所悟。只是眼下并非琢磨这事儿的时候,他说道:“等都试罢了,我了解了郡兵就可进山击贼了!”

刘衡喜道:“那我就在国中静候中尉捷迅了!”

“不过在此之前,却还有一事需得办妥。”

“何事?”

“都试之i,郡兵齐集,这城防可能会松懈……。”

刘衡悚然,说道:“不错。中尉有何对策?”不等荀贞回答,他已想到了对策,说道,“中尉帐下的步骑皆百战jing卒,这城防就拜托中尉部卒代管了。”

荀贞笑道:“相君之命,岂敢不从?”又说道,“除了城防,县中也得多加jing戒。”

刘衡深以为然,说道:“以中尉之尊,尚且遇刺街上。这县里的jing戒确实得整治加强了。”他是赵相,荀贞来前,邯郸的大小事务悉归他管,荀贞在街上遇刺说明他政事有失,对荀贞颇是怀愧,当下说道,“中尉,职掌武职,这县中的jing戒便也一并劳烦中尉,请中尉督促邯郸县尉整改吧。”

荀贞笑应道:“诺。”

整治郡兵、控制城防、插手县中治安,三项皆成。此三项到手,下一步就可招兵扩充。

纵观荀贞说计,逐步推进,先以“唯二策:防疫、备粮”为始,继以“及早进击”为转,铺垫够了,这才把自己的真实目的放在“徐徐图之”的名下,“徐徐”说出:整顿郡兵、控制城防、插手县中治安。要是反过来,把次序颠倒,先说他想要的“整治郡兵、控制城防”等,必会使刘邓认为他是在借机要权,但以这个次序说来却是水到渠成。

车到相府,因荀贞该说的都已说了,却是没有必要再进府议事了,刘衡入府,段聪亦乘己车归府。待刘衡、段聪都离开


状态提示:18 搜山千骑入深幽(九)--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