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登云台>第二十五章 心纯
猜不到了,微臣已经十几年没去过边疆,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如何。不过臣听说杨将军手下有百人,被称为百鬼将,战力非凡,如果要反击,估计和这百鬼将分不开。”

“哦。”皇帝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懂,接着他又问道:“那何为百鬼将”

“具体的不太清楚,不过这些人战力非凡是真的。”大部分名将都有自己的一套练兵的方法,这些方法或好或坏,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在自己的家族中流传着,不能公布出去。

狄青也能猜到一些百鬼将的情况,但他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算得罪杨业了。

见此,那欧阳修怎么肯就这样只见他站了出来,弯腰奏道:“陛下,那可是边疆啊,按照信的意思是破了赤霞道,如果再攻入幽城,那么关北十六城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望陛下三思啊。”说完,欧阳修还向着身后的几个御史打了一个颜色。

御史平时都是拧成一股绳的,尤其是在面对武官的时候,他们更是觉得这些武人有辱斯文,一有机会就会“挤兑”他们。

三人成虎,四五个御史一个个站出来,还说的信誓旦旦,说的好像那桑国马上就要攻入金城一般,怎么让赵祯不心急

“陛下。”这时候一个老叟从文官的排头站了出来。

观其身上之气,扑面而来的尽是文章,虽有一些读书人的酸腐之气,但更多的却是看透文章,世事洞明的清新之气。

范仲淹,范首相。如果说欧阳修是文坛泰斗的话,那么这范仲淹就是钦国文坛的首峰,钦国学子心中的圣人。或许他的文章没有欧阳修的好,但是他活的无垢,道德无亏,一个当世学子都承认的圣人。

“太师。”赵祯见范仲淹出列,也站了起来,以示对范仲淹的尊敬。这是刘娥都连连称赞的人,虽然当初范仲淹一直在和刘娥作对。

这是三朝元老,是赵祯当初的太子太保,现在的首相、太师,虽然当初打他赵祯的板子打的很重。

但他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的德行操守就是圣人,虽然现在已经权倾朝野,却依然保持着当初的入仕时的纯净。

对于文官,狄青是看不起的,他觉得文官只会夸夸其谈,打起仗来只会抱头鼠窜。但范仲淹不同,狄青就是在他的手下被提拔起来的,从一个脸上刺字的囚兵到现在的枢密使。

除了范仲淹,狄青还尊敬的文人就只有谢安了,那个fēng_liú的文人,或者那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文人,不过他在半月前就已经走了,据说是又携着美妓去游历山河了。

“边疆应该暂时无恙,陛下不要太过担心,还望陛下珍重身体。另,为了预防万一,当派遣一干将带三四万士兵飞驰幽城,以防万一。”范仲淹讲的很慢,但是一直一句却能够让人铭记。

“那当派何人领兵”赵祯也被范仲淹的平静所影响,安定的坐在龙椅上,平静的问道。

范仲淹看了一眼旁边的狄青,如果他能够去的话,那么以他的威望实力,北地自然无忧。但其他文官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不会同意继续让这个武官第一人继续立功。

他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狄青后回到:“边境战事当问枢密使。”

狄青也明白这些。

他其实只是想报国,只是想上阵杀敌,为国牧边。可是,他这头猛虎却被框框条条钉在这个朝廷之上,他想要咆哮,可是转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武将们,眼前又浮现了范仲淹的那一眼。

范仲淹不想打破这种文武平等的格局,那么只能牺牲他,让他继续站在这里当这个枢密使。

欧阳修此时也紧盯狄青,如果他敢请战,那么他就会立刻站出来反对。人心隔肚皮,文人也只相信文人。

狄青嘴上说的好听,但是欧阳修他害怕,害怕放虎归山,如果拿了那三四万人马,他不知道狄青这个当世名将会做出什么事情。

再想想那狄青家中的异事,家犬生角、坐骑吐珠,哪个不是要犯上作乱的异象如果皇帝执意要狄青领兵的话,他欧阳修也想好了,就说狄青家犬昨日发光,有异象,不宜领兵。至于“家犬发光”,这肯定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谁叫他是御史

狄青站了出来,眼神从全场扫过,最后定格在范仲淹低着头闭着眼的画面中。叹了一口气,狄青拱手向皇帝说道:

“此次领兵,呼延赞将军、潘美将军都是极好的人选,若他们带兵去,则边疆可稳,杨宗保身为杨业的长子也是一时之选。如果陛下要为子孙选将的话,今日应当让种家的种宜之子种师道、折家折继世之子折克行去,以历练他们。”

一连推荐五人,呼延赞、潘美乃是百战大将,是老牌功勋的领头人物。杨、种、折则是钦国的三大将家,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家族。

其中,狄青认为杨宗保天赋平平,领兵一万已经勉强,推荐他是看在杨业的面子上。而种师道、折克行,他确实接触过,都是璞玉,都是以后的大将。

推荐五个人,武官群体基本都涵盖进去了,只除了他狄青。

御史见狄青没有亲自上阵的意思,也就没有多说什么退了回去。只有范仲淹微不可察的叹了一声。

“那就让潘将军带着杨宗保、种师道、折克行三人去边疆吧。具体的事宜你与太师商量一下就好了。”赵祯见没人反对,就拍板了。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 心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