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甲骨文字神秘人>31、夏桀商纣惺相惜
谓,完全就是后来那些与帝辛毫不相干的人想出来之后,又阴谋性地说成是古人对帝辛的盖棺定论。

“淼鑫,我还在史料中发现,原本就没有‘助纣为虐’这个词语。类似的词语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当中,不过太史公司马迁使用的是‘助桀为虐’,而并非是助纣为虐。很显然,助纣为虐的说法,在周秦两代都没有人说过。或者说,至少在汉武帝之前还没有如此说法呢。助纣为虐这种说法的产生,就是为了表彰周朝建立的正义性。因为助桀为虐的说辞,和文武周公是毫不相干的。”

“或许是这样吧。”张淼鑫说道,“其实孔夫子的弟子子贡就为商纣王鸣过不平。《论语》中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贡认为,都说商纣王一无是处,其实谁也不会坏得那么彻底。无非是人们憎恶坏人,故而就将一切能够想象出来的坏事,都说到他身上算了。”

禄华彤微笑着说道:“张淼鑫,尽管我在约见你之前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是在你面前还是感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你说得很对,既然我们相信人无完人,就同样应该相信一个人不会坏得那么透顶。我也正是因为了解到,对帝辛的评定有失公正,才没有尽力去劝阻姥姥,为帝辛修建庙宇这种奇异想法的。连当事人周武王都没有对帝辛做过多的批判,后人却假借周武王之口极力污蔑帝辛,这不正是墙倒众人推效应的典型展现吗?”

张淼鑫说道:“当事人不说,那是因为在事实面前夸张和诽谤都会显得苍白而无力,那般情况下恶意中伤他人还会适得其反。”禄华彤说道:“应该是这样。周人想夺取殷商的天子之位是蓄谋已久的,绝非是仅仅因为帝辛的荒淫误政一举而成。说帝辛荒淫,好像也仅仅点明了苏妲己这么一个女人。苏妲己是冀州候苏护敬献给帝辛的嫔妃。苏护将女儿献给大王,或许既是为了表示臣服,又想从天子那里沾点儿光彩。古代人是很懂得联姻带来的好处的。据史料记载,帝辛的父王就曾经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周文王姬昌。”

“对,确有此事。”张淼鑫接话道,“在《易经》之中就有两条爻辞提及‘帝乙归妹’。帝乙归妹所指的,就是你说的这件事情。帝乙是一个人的称号,他就是商纣王帝辛的父亲。归妹指的是,嫁女儿于人的意思。

“《易经》中的第一句爻辞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这是说,帝乙将女儿嫁给姬昌是为获得福瑞;第二句爻辞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是说,帝乙在嫁女儿给姬昌的时候,并不是仅仅嫁给他了一个女儿。而是同时嫁给姬昌了一姐一妹,两个女儿。因为这句爻辞中说了,姐姐的嫁衣还没有妹妹的好一些呢。《易经》这部书是姬昌本人所著,显然,帝乙归妹确有此事。”

禄华彤说道:“古人非常懂得联姻的奥妙,这事情通常还会是处于弱势者主动提出的。比如,苏护将女儿苏妲己进献给帝辛,就是因为苏护要巴结帝辛。联姻与人质不同,如果帝辛让苏护送人质过来,那他就应该是送一个儿子,或者必须得送一个嫡子过去才行。帝辛的父王帝乙,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同时嫁给姬昌,很显然,那是因为他对姬昌的势力有所忌惮,并且还对人家感到了无奈。”

“是这样的。”张淼鑫肯定道,“假如帝乙当时有能力钳制姬昌,他就不是嫁女儿于人,来安抚人家了。而是会像他儿子帝辛那样,要求姬昌必须送嫡长子过来做人质。”


状态提示:31、夏桀商纣惺相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