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心随花开>第97章 仁者不忧
可以享受暑假生活了,而且早有安排,曾经的学生从西藏发出邀请,到雪域高原一游。西藏是程庸向往的地方,如今机缘凑巧,何乐而不为!

七月初,雨下个不停,大成河水位持续上涨,程庸雇辆车,冒雨赶到车站。乘务员笑容可掬地验票,火车在减速,性急的人跑向可能停靠的位置。

“哪位是程庸老师,听到广播请到候车室门口,有人找你!”程庸以为听错了,可又播了一遍,确信是找自己的,急冲冲赶到门口,见瘦猴主任和司机在门口。

“程校长,赶紧回去吧!”瘦猴主任如失重负。

程庸吃惊,骇然,乃至恐惧,“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大成河水位高涨,学校接受了安置灾民任务,高校长通知所有老师,今晚全部到岗。”

程庸长吁一口气,二话不说,“走,回去。”

山洪裹挟着泥沙如黄龙,扭动着庞大身躯,奋力向南狂奔,堤坝薄弱处不堪冲击,撕开了口子,大成河下游频频告急。

程庸在大教室内见到高初飞,立即接受通知灾民转移的任务。青壮年都外出了,家中留守的是老人与小孩,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一旦破堤,后果不堪设想。

从大成老街到许家畈有一条乡村道路,排涝站虽在不停地向外河排水,可村道上低处仍在积水。程庸下午沿路喊话:“乡亲们,许家畈上游水已漫过了堤坝,请大家撤离到中心学校。”喊了一遍又一遍,口干舌燥。到晚饭时,未见几个人来。

这下急坏了刘秀强,分组挨家挨户动员,程庸分在最远的一组,几个人二话不说拿上雨衣,穿上雨鞋出发了。雨是下下停停,异常闷热,走上一段路,脚内出汗如踩软泥,真想抽出来透透气。时而走在泥泞的村道上,时而穿过草丛,时而趟水。

许家亮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先找上村民组长,在他的带领下一户挨着一户动员,“大叔,大妈,坝眼看就保不住了,赶紧走吧。”

“不会吧,五四年大水都没破坝啊。”老人们固执有固执的理由,似乎是别人多事。

“今年水比那年大多了,大成河水都漫过堤坝了,就不要翻老皇历了。”许家亮劝解着。

“好吧,让孩子他爷爷带着孩子先走吧,我还得带上鸡鸭,还有小猪。”老奶奶唠叨着。

“老人家,不行啊,人保住了,这些东西可以再养啊!”程庸劝解着,“何况也没地方养啊!”

“那不行,我不走了,等坝破了才走。”气鼓鼓地坐下。

“水来了,你跑得了吗?”

“老婆子,人家干部说了半天了,你就走吧!”老头子看不过,背上孩子就走。

“等等啊,老不死的,我拿点东西行不行?”进内屋,只听得橱门“吱呀”一声,后又听“砰”一声关上,拿上存款了,大家相视一笑。

“这家老人生病多年了,怎么办哪?”村民组长有点犯难。

“走不了,背也背走!”推开门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

“谁呀?咳,——咳。”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闻声侧过脸来,咳嗽着,无力地问道。

“二爷,发大水了,我带你走吧。”

“咳,咳,走什么走啊,都黄土埋到头了,年猪发瘟顺条路,水来了一了百了,我不走。”

村民组长看了一眼同来的干部,分明在征求意见。

“老人家,生活好着呢,再说你不走,出了事,我们也不好交待啊!”程庸只得动之以情。

老人睁开无神的眼睛扫了一眼,不说话。

程庸脱下雨衣,示意同行者,“准备一下,我来背。”程庸登下身子,两个架起老人放在他背上,“不要,不要,让我死在家里!”双脚无力地蹬了几蹬,喘气声声,“不行,得叫医生过来!”

不久林素带着急救包来了,看了一眼,“不行,情况紧急,得送县医院。”

“你就让我,咳,咳,死在家里吧,我不想……做孤魂野鬼。”老人无力挣扎,嘴里兀自嘟囔着,乡下风俗死得在家中,才死得其所,老人恪守这一信条。

林素把老人带走了,程庸衣服全湿,雨水与汗水交织,实在疲惫,想坐下休息,更想倒头就睡。

程庸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堤坝上,防汛的人绷紧神经,表情紧张,不断地用草袋装土,码在堤坝的漫水处,人来人往。吆喝声、铁锹铲土沉闷声、脚步声……手电光不停照射,一幅紧张而有序的抢险图。

“咦,小狗子家,怎么没灯光,人去哪儿了。”

“棉花掉水里,莫谈了。早睡下,叫他把门灯点下,他都不肯。”抢险人群情激奋,“没见这么懒惰、刁滑的畜生。”

“小狗,小狗啊,在家吗?”村民组长小声地喊,无应声,用力拍门。

“吵,吵什么啊?我睡下了。”一个中年人愤怒地回答,

“多大年龄了”

“五十不到,好吃死懒。开开门总行吧,累不死的。”村民组长没好气地说。

“好吧。”极不情愿的声音懒洋洋地传出。

“啪”,灯亮门开,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上身赤裸,下身着一大裤衩,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没睡醒。

“别人都在抢险,你却睡大头觉,你是人么?”程庸也有点气愤,冷冷地瞪了一眼。“老书记七十多岁了,还在扛包,还有那些武警才多大啊,连续作战三天了,饿了就着热水吃口方便面,困了湿衣倒在草垫上就睡,你倒好没病没


状态提示:第97章 仁者不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