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吕不韦>第一百零三章 东都洛邑
子和荀子先生经过这里时,烦请你转告一声,我和李牧在韩国新郑等着他们。”

蒙武忙还礼道:“吕大哥放心便是,家父已嘱咐于我,我自当护送哥哥一程。”

陈政和李牧都是一愣,什么情况?

蒙武见左右无人,低声道:“吕大哥有所不知,哥哥在咸阳城中的诸番情形,家父已派人告知于我,小弟我在函谷关也是替哥哥捏着把汗呐!好在哥哥有惊无险,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陈政也是晕了,这蒙骜是个什么套路?

蒙武一笑道:“大哥莫要奇怪。只是那咸阳城中耳目众多,自是是非之地,稍有不慎便要万劫不复,那位范丞相更是耳聪目明,城中遍布着他的眼线,父亲身处其中,在咸阳城中若是真的遇到凶险,家父即使受到牵累,也自当义不容辞!”

经过蒙武的一番解释,陈政的心中才云雾尽散,原来蒙骜当年在齐国郁郁不得志之时,曾与吕老爷子有过一番交情,正是在吕老爷子的劝说和资助下,蒙骜拖家带口一路西去,这才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蒙武只是听蒙骜提到过吕不韦这个名字,在陈政经过函谷关时虽是张冠李戴、歪打正着,也是知恩图报的性情中人。

一个人如果施恩图报,帮别人做了一点事就总想着怎么找补回来,那这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只能是商品交换的利益关系。而一个人始终怀着一颗扶弱济贫、乐于助人的心,那么这个人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即使若干年后,他把帮助过的人和事都忘得一干二净,受过帮助的人也会常怀感恩,将这种精神世代传承下去,将人世间的温暖播种到更多人的心中。

陈政正在暗自感慨,忽听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蒙武兴高采烈地顺着哭声去了。

过不多时,蒙武怀抱着蒙恬出现在陈政和李牧面前,一脸骄傲道:“快让干爹看看我家小恬恬,是不是越长越像干爹了?!”

陈政一摆手:“别闹!”伸手便将蒙恬抱在了怀里。

刚刚还在咧嘴大哭的蒙恬在陈政怀里瞬间安静了,瞪着一双大眼看着眼前这个发型怪异的人,竟然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陈政还是平生第一次怀抱婴儿,只见他轻轻摇晃着蒙恬,随口道:“蒙老弟,你给这孩子吃得是啥奶粉?”

蒙武眼睛瞪直了:“吕大哥,啥是奶粉?”

陈政猛然反应过来:“好吧,你的孩子是安全的。”

“哎呀!”陈政突然感觉胳膊上热乎乎的,仔细看时,半个袖子被小恬恬给尿湿了。

蒙武急忙把蒙恬接了过去,一边朝外走着,一边呼唤着自己的婆娘。

蒙武骑着马,亲自送陈政一行出了函谷关的东门,直到临近洛邑地界,才依依惜别、打马回返。

夕阳映照下的洛邑城一派王者气象,陈政在马车上举目望去,仿佛听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褒姒在西周故都镐京城门上的阵阵笑声,又仿佛听到了勤王之师在镐京城下的阵阵哀叹。

想当年,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竟将烽火当作儿戏一般,最终引来了犬戎将镐京洗劫一空、毁于一旦,这位天下宗主和那红颜祸水死在战乱之中,连那刚刚被立为太子的小儿子伯服也是悔恨自己生在了帝王家。

经此一劫,废太子宜臼被拥立为天子,这位周平王眼见犬戎对镐京的不断袭扰,加上地震、灾荒等自然灾害带来的颓废景象,不顾周公的反对,将周王室由据险可守的镐京迁到了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邑,从此,华夏历史由西周步入了东周,周王室再也无力遏制诸侯们窥视天下、逐鹿问鼎的野心,在偏安一隅中走向了没落。

马车缓缓驶入洛邑城的西门,向车外望去,这座东周都城的街道上却也是人流熙攘,路人的交谈声、商贩的叫卖声、店家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俨然一派太平光景。

陈政忽然想起,当年大禹治水后,用九州之金铸造的九鼎不就存放在洛邑周王室的太庙中嘛,那可是天下王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即使到了如今的战国末期,那也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国之重器。只可惜那九鼎未能流传后世,在历史的烟波浩渺中神秘消失了。

既然自己途经此地,岂能与九鼎擦肩而过呢?!这才真是过了这个村儿、没这个店儿。

陈政一行人在洛邑城中找了一家驿馆住下,一切安顿停当后,便打听起了太庙的方位。

那驿馆掌柜一听,你这位公子闲着没事儿打听太庙作甚?那可是只有周王室的人才能进出的地方,平头百姓压根儿就别想靠近。

当“九鼎”这两个字从陈政嘴里说出来时,吓得驿馆掌柜急忙上前捂住陈政的嘴,又捂住自己的嘴,反正是见嘴就捂,然后用另一只手在脖子旁边比划着砍头的动作,低声道:“当年周天子派王孙满慰问楚庄王时,楚庄王只是问了一下九鼎的大小轻重,天子便视其为有夺取天下之意。如今周天子虽住在洛邑的王宫里,可在天子之下还有一个西周公、一个东周公,他们一个占据洛邑、一个占据巩邑,纵然两家近在咫尺,那也是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稍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剑拔弩张、兵戈相向,你一个外地人可不敢随意走动,更不敢祸从口出、引来杀身之罪。”

驿馆掌柜虽是一番良言相劝,可陈政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却是心有不甘。在陈政的想象中,自己若是趁着某个雷雨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三章 东都洛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