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魏王侯>第五百八十一章 终章
不是对手。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把从南美获得的金币上交,反正就算交税,到欧洲时那些丝绸,茶叶,瓷器,香料,仍然是相当畅销的抢手货,利润还是可观。

黄来福的笑容之下,无数殖民者,商人将金币抛在筐子里,叮叮当当的响声中,也是宣告着大魏对这一片海域,对更多领域的毫无争议的统治权。

这是历经磨难,付出无数生命之后的结果,徐子先不会退让,黄来福不会退让,无数的水师官兵们也不会退让。

……

青砖铺就的高台大殿相当朴实无华,但胜在高大,身处其中,似在云巅一般。

这是徐子先令人垫高了江宁宫室,并改名为南京之后的宫殿群。

南京为行在,重修宫室,明眼人都知道,燕京虽然还是为京师,但迟早还是会改名,成为北方的军政中心。

整个大魏,南方,海外疆域的中心,当然是南京。

此前的南京宫室低洼,其后十余年间,徐子先用皇室私产出资一半,宫府出资一半,花费数亿贯钱动员百万人力修筑十年,把低洼的宫殿垫高,扩大,并且修宣政殿,与大唐大明宫相似仿佛,高大,巍峨,殿阁壮阔,没有多少修饰,更没有改殿阁为明黄色,仍然是以青灰为主,和江南的气质相当,却有北方的豪气壮阔,无数海外之人来此,都是为这宫殿为震惊,拜服。

今日宣读新内阁人员的名单,天子徐子先将亲临。

张思齐和无数人挤在殿阁之下,很多人来此并不是买票去宫殿一侧的金明池里游玩,也不是在隔五天一次参观宣政殿等外朝大殿,他们来此就是想看到天子,因为新一界内阁确立,天子必将亲临。

“来了,来了。”

“是天子,俺是退役的府军老兵……”

人群中传来喧闹声,穿元青色龙袍,却相对裁剪的合身,也截短了下摆的徐子先在高台上出现,人过三十,徐子先却还是显得矫健,健康,充满活力,他的衣袍也是保持着此前在军中的风格,干练,稳重,实用。

袍服上也没有那种高高悬起的玉带,只是简单的束了一根犀角带,但并未有损天子的威严。

他也没戴那种展脚幞头,而是更方便佩戴的软脚幞头。

皇帝的这种朴实的穿戴风格,当然也引发了整个民间衣饰转型的风潮,虽然是国初,但天下富足无比,风气却并不奢靡,徐子先不仅自己带头,还将很多穿戴饮食,包括开销用度列为法度,纵是天子也不能违反。

毕竟内府收入是皇室自己的,只有一些仪式,必要的修葺才是宫府拨付款项提供花销。

徐子先不是自己来,身后是两个正当少年的皇子。

短袍,软脚幞头,鹿皮靴,腰间佩剑,两个少年皇子年龄不大,也是展现了良好的教育之后显示出来的沉稳风度。

远处传来赞礼官的声音:“大臣至宫门前参拜,请天子回礼。”

人群被分开了,金吾卫的将士在道旁肃立,十余顶清凉伞下是上议院刚刚一致通过的内阁大臣们。

“总理大臣参拜天子。”

“天子回拜。”

徐子先在宣政殿高台上庄重作揖,向新上任的总理大臣孔和回拜。

孔和接下来会进入宣政殿,君臣会谈,徐子先签任命臣们便正式上任了。

“父皇,为甚要向臣下回礼?”

“我看书上不是说君君臣臣,君为至大吗?”

两个皇子未任官职,还在接受教育,尽管徐子先加了很多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的知识,有一些儒学知识,还是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课本之中。

徐子先微笑道:“那边的廊柱上有答案。”

两个皇子转身另一侧,两人朗声读道:“民为重,社稷为次,君为轻。”

-------------

尽量早开新书,这本书没写好没发挥好的遗憾,希望下一本书能弥补,再会,多谢支持,在此鞠躬。


状态提示:第五百八十一章 终章
全部章节阅读完毕,请试读《大清第一纨绔》《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