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古国物语>第二单元第四十七节
直不喜欢这句话,现在我才明白,这是至理名。”说完深深施礼,说:“诸位保重,我告辞了。”猛阴说:“你看到的都是人之常情,何必沮丧呢?”健妇冷战着说:“人之常情?”

猛阴说:“人若无争,枉为人也!”人分两种,一种是狠人,一种是善人,绝大部分人都愿意自己是狠人,嘴上却永远说要做善人。一个能够成功伪装成善人的狠人是英雄,一个不能伪装自己的狠人是犯罪分子。狠人一般生命力非常旺盛,不能久居人下。善人一般没什么生命力,看上去死气沉沉。作者在西安的时候,狠一个人足足两年,作者离开西安之后没几年,他就死了,后来作者才得知,作者完全误会了人家,得罪作者的另有气其人,而作者对那个人竟然一点印象斗没有了。不知道看官春秋几何?其实行走江湖,绝少有机会碰见好人。

不信你翻开武侠小说瞧一眼,打架几乎是见面礼,打架如同饮酒一样让人感觉酣畅淋漓。斗是人的本性,在丛林中生活,水源、食物、配偶,什么都要争,每一次都是以命相搏。作者在读中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为同学们描述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丛林,一个充斥着诡诈的江湖,那就是一个装满螃的竹筐,不是我咬你就是你咬我。看官如果已经步入社会,你还敢相信教材里说的那些话吗?人不能靠读教材变的成熟,而要在面对世事变幻与人情冷暖中不断感悟,方能一点点成熟起来。不知不觉,大专毕业已经九年了,作者在一个县城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已经八年,当作者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一定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曾经的雄心万丈,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可笑的。随着岁月流逝,不得不接受一个平庸的自己。孔夫子雄心勃勃周游列国,希望有机会一展抱负,数年以后无果而归,颜回死,致使圣人之道不传后世。最他的最后时光,整理就六部经典,《乐》再秦汉之际失传。其它五部可以完整的保留下来,唯独《乐》中途散佚,何哉?汉司马谈言儒者流,出自司徒之官。司徒者,犹如宰相。又有今人言儒者流,出自大司乐,担任这个职务的一般都是盲人,如左丘明。负责祭祀、教育贵族子弟、讲述历史,真实的历史与今人的想象非常不同。今天可能许多人想象皇帝坐在龙书案后面,看着美女跳舞,一边看一边流口水。皇宫是一个庄严的地方,只能演奏雅乐,跳内容健康的舞蹈。

那种低俗的、大尺度的、重口味的舞蹈,绝不能让它们出现在皇宫里。原始社会到底是怎么样一种形态,今人很难去还原,借助想象力描画出来的东西往往回显露出自己的无知。作者不惧丢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也无人可丢。像作者这样的货色,活着就够现眼了,既然腆着大脸不肯死,还有什么可在乎得呢?这部书注定不能流传开,就算是自己在一个没人的角落丢下的一堆不值钱的光阴。蜚麟和嫒相继离世,班子成员和子民自以为是最大赢家,嫒生前的朋友们在一次聚会的加持之下变成了仇敌。然而事实永远与愿望之间差着一段距离,班子成员也是人,皆有私心,过去有主上节制她们,她们还可以假公益之名与主上周旋。如今主上不存在了,她们之中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她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有时候矛盾也能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然而她们深深的知道,如果她们作为一个集体夸掉了,班子成员无一人可以保全自己的利益。

她们非常默契的允许每个成员不断扩大自己的私利,不知不觉一个规模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出现了,这个利益共同体不断残食子民的利益。当子民发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差,而班子成员却一个个养尊处优,过着如同天上人一般的生活,她们对班子的不满情绪不断加大。自从那日被端惠打了之后,智婆开始学会夹着尾巴生活,她给自己换了名字,叫做愚娘。古代用来称呼父母的词应该是不一样的,《木兰辞》中有这样的句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意思是父母听说女儿要回来了,相互搀扶着来到城外迎。古人修建城池,主要是出于军事需要。城墙以内的部分叫做城,城外距离城墙的部分叫做郭,可见父母是有了很远的路去迎接女儿。

今天爷一般指祖父,近代胡虏把爷作为一种对男性尊称。李世民再给李治写信的时候,留下了这样的句子:耶耶几欲横死。意思是你爹我想你想的要死,耶耶的意思应该乃翁差不多。娘在古代除了指母亲,也指年轻女子,许多人名中都有娘字,如公孙大娘、吕四娘。娘有一个相对的词就是郎,一般指年轻男性,人名也经常出现,如武大郎、武二郎。愚娘,就是傻丫头的意思。作者不喜欢被人说笨,但有人喜欢自称傻丫头,自称傻小子的人,作者苟活半个甲子,从来没有见过。

改了名字重入江湖,她的行踪变的更隐秘了,作为智婆的时候,许多子民对她有防范心里,作为愚娘,子民们很轻易的就相信了她的话,渐渐的她从自己的信徒中选了几个骨干搭了一个班子,她承诺给子民更好的生活,她把自己吹嘘成三皇一样的人物。子民每次看见她,心情就不由自主的澎湃起来。愚娘的名号越来越响,这让班子成员越来越有危机感,她们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子民的信任。摆在她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采取霹雳手段将愚娘一伙铲除


状态提示:第二单元第四十七节--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