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白城往事>第102章 易帜与软禁
人民的历史,没有哪一个人能凭借个人的力量力挽狂澜改变什么。就算他真的还在,最多是沈老爷不会一夜白头。

至于沈夜白帮了什么大忙,据说他发扬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带着一大批的学生罢课游行,下令自家旗下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带动了白城的形式,要求顾大帅接受易帜改建。

而在此之前,他还偷跑了出去,偷偷去思起镇见了顾淮深,他们的对话很短,但是却让顾淮深软禁了顾大帅派来督战的传令官,然后,这第三天,他就阵前易帜,改换了白城的旗号。

顾大帅虽然怒不可遏,但是外有强敌不可战胜,内有百姓游行示威,自己的儿子也已阵前易帜表明了态度,女婿却在街上煽动民心,迫使他接受。这样的情景颇有四面楚歌的悲戚,就算火爆脾气的他想要立即把不听话的儿子撤下来实施家规军法也不能,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这根本就是在战火烧到白城之前就断了他据城死守一隅偏安的念想。最后,无可奈何,顾家易帜,白城变天。

这的确是一个大忙,如果没有沈夜白的游说,也许顾淮深不会那么爽快的下决定,而如果没有沈夜白的带头游行,那么不听命令的顾淮深很有可能已经被绑了回来,顾大帅也不会因为顶不住内外的压力而妥协了。

只是,顾疏玲倒是没有想过沈夜白居然还有这能力,他本以为这孩子气的男人只是空有热血和善良而不知如何实施,可事实上,只要脱离了儿女情长,他也可以成长为一个很有办法的爱国青年。是的,只要脱离了爱情,只要不牵扯到阿秀,很多事情都可以另眼相看。

而说到阿秀,槿榕这样说:“最乱的时候,沈夫人提出要北迁,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可最后也没有。而阿秀,小姐不在,她俨然成了家里的女主人,还有收拾行李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她居然有那么多的私房钱,据说光是金银首饰就装了三口箱子。”

算算时间,阿秀肚子里的宝已经五个多月了吧?沈家本来就有钱,沈夫人又疼她,沈夜白又宠她,再加上其他的途径,她会有那么多私房钱也不奇怪。

只是,顾疏玲还是想问:“沈家都那么宝贝阿秀,没提前送她出去避祸?”

“少爷不让,外面也乱的很,他说怕一分开就很难再相聚了。所以,既没有外逃,也没有北迁。”

是啊,战乱时候,一旦分开就很难再聚。就像是当年因为兵祸而离的三姨太等人,幺女顾郁楼生死未卜至今下落不明,而长女疏玲却死在了一场瘟疫里,最后被一个寡妇之女狸猫换太子占了身份,就连三姨太她自己也死在了那里,无法再见到她牵挂和牵挂她的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白骨堆里,一旦放手,就很难久别重逢,从此山水相隔,不是死别即为生离。不过如此。

两天之后,顾疏玲终是察觉不妥,决定回顾家探病兄长。既然都说是受伤,那么,就去探病好了。她相信,哪怕兄长果真受伤了,就算是断了全身的骨,也不会拒绝她的探望。

而她并没有直接回顾家,而是先去了老管家的家里。老管家看着大小姐回来,欣喜得差点儿没有热泪盈眶,拉着手唠了好久的家常,摆下饭食热情招待。

管家林叔在顾家好多年了,他几乎是看着顾淮深长大的,当然,顾疏玲的那八年,他也是亲眼看着的。顾怀昔死后,他就已经借口年老所以辞职养老了。他在白城也有栋小房子,和老伴儿一起住,自己又没有孩子,只有一个在顾家当兵的侄儿,所以,他对顾家兄妹非常亲非常好。

所以,顾疏玲挽着老管家的手问道:“林叔,我一回来就听说兄长受伤了,我想去看看,可是他们又说兄长正在静养不见外人。我很担心,所以来问问你,兄长他到底怎么样了?”

顾疏玲之所以来问老管家还是有原因的。第一,老管家对他们兄妹俩很好,只要她够真,他就不会隐瞒她。第二,老管家虽然已经离职了,但并没有彻底离开,顾家的很多事情他也都知道,毕竟他在顾家那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第三,这个老人没有太多私心和阴谋,也不用担心利益冲突而被欺骗。

老管家笑了笑,道:“放心,没事的,少帅吉人天相,没事的,静养静养就好了,等他好了你再去看他吧。”

这么敷衍的回答怎么可能敷衍得了顾疏玲呢?但连这一向疼爱她的老管家都不愿意说真话,是不是证明要兄长静养的人其实是父帅呢?因为顾大帅愤恨于兄长阵前易帜的行为,又不忍不能杀之,所以才会有此惩罚?

顾疏玲决定再问一问。她瘪了瘪嘴,眼眶都红了:“我在南京两个多月,一直都说白城这边不太平。本来我是要立即赶回来的,但是,因为路途不通,所以只能滞留下来,担惊受怕,生怕自己再也看不到白城看不到大家了。现在我回来了,幸好大家都没事儿,可是,兄长受伤了。兄长对我这般好,可是,他受伤了我却连去看看他都不行,我哪里能够安心啊?”说着说着眼泪就划了下来,“我的命是兄长从死人堆里抢回来的,兄长待我如珠如宝,他受伤了,我却什么都不能做,不说端茶递水的照顾,竟连看都不能看一眼。我只是……只是想要知道兄长到底怎么样了……”

她这哭腔一半真一半假,但所说的话却完全是真的,也正是由于这都是事实,才更打动老管家。

最后,


状态提示:第102章 易帜与软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