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8.辽东公国始末
辽东城响应慕容仁;前去慰抚辽东的祭酒封奕连辽东城的城门都进不去(进去也没用了),只好和慕容汗一同撤回;东夷校尉封抽、护军乙逸、辽东相韩矫弃城逃跑,慕容仁尽占辽东。与此同时,段部首领段辽和鲜卑各部都与慕容仁遥相声援。而作为法定继承人的慕容皝,此战之后,仅据有今辽西走廊一带。

自此,慕容鲜卑部一分为二,相互攻伐。

334年三月,慕容仁自称平州刺史、辽东公,建立“辽东公国”。这是一个并不能称得上是独立的国家,因为并不完整的行政体系以及法理上的认可空缺,还有并不成功的“革命”和领袖人物并不明确的职位称号,都使这个国家仿佛是一个被阉割过并且注射了太多雌 激素的男人。然而这是一个事实存在过的政权,一名以冠之!

同年八月,一直在沉默中沉默的东晋帝国终于有了新的声响。晋成帝派遣使者祭奠慕容廆,并册封慕容皝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持节、秉旨封官拜爵,与慕容廆制同。使者行至马石津,被慕容仁扣留。

慕容廆是在333年五月去世的,时隔一年又两个月之后,东晋朝廷终于想起要去祭奠一下这位已逝的“忠臣”。不年不节的日子,到底要干什么,用意何在?

正如前文所述,慕容鲜卑部是东晋的藩属国,而处于困境中的藩属是最好的拉拢对象。站在宗主国的立场,是不能允许藩国部落中叛逆者窃居正位的。否则,宗主国的权威何在?颜面何存?其地位在属国心中必定大打折扣,自己国内怀有异心者也要争相效仿。

慕容皝,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你,大晋帝国的宽厚臂膀依然供你停泊,温柔的胸膛依然供你依靠。虚掩着半张虚伪的脸,晋帝国向慕容皝露出最为真诚的微笑。

同年十二月,知道内情的辽东公慕容仁对东晋展开攻击,地点新昌,都护王寓将其击退。

一年以后,慕容仁遣返所扣押的东晋使者。军事上没能打得过东晋,于是扣押的使者就有命活了下来,但终究没让他们和慕容皝见上面。

335年十二月,鲜卑段部和宇文部各自派遣使者拜见慕容仁。密谋什么事情就不得而知了,两位使者大人满怀希望而来,满载希望而去。然而很不小心,在归去的路上,慕容皝部将张英俘虏段部、宇文部使者,慕容仁追之不及。

道理不再继续重复,总之,为避免三方势力联合,使自己陷于三线作战的窘境,慕容皝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经历了两年的励精图治和积蓄力量之后,336年正月十九日,慕容皝率领其弟——军师将军慕容评出师讨伐慕容仁。

有鉴于慕容仁在路陆上防守严密,慕容皝采纳司马高诩建议,大军从昌黎出发,趁冬日海面冰封,一路踏冰东进三百多里。到达历林口之后,全军舍弃辎重,轻兵赶赴平郭。

自古兵贵神速,慕容皝就是要打慕容仁一个措手不及,以求毕其功于一役。

等到慕容仁的侦查兵将消息报告给慕容仁的时候,慕容皝的大军距离平郭只有七里。七里,意味着慕容皝的骑兵部队只需要一个冲锋就可以到达平郭城下,而此时此刻,慕容仁并没有进行丝毫的战争准备。

冰天雪地的日子,不好好在家猫着享福,哪个傻瓜会出来行军打仗呢?自然是有的,慕容皝!

叛乱者从来利在速战!一场拖延了两年之久的叛变,对并不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慕容仁是极为不利的。军队士气会日渐低落,人心向背会逆转,综合实力会在不知不觉间跌入低谷。真是不知道这两年时间里慕容仁除了守卫着他的平郭城还干了些什么!

仓皇间应战的慕容仁并不知道慕容皝亲自前来,还以为是慕容皝麾下小股部队的掳掠侵扰,他对左右侍从说:“今兹当不使其匹马得返矣”(《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五》)!

事实证明,说大话的本领人人都会,但把说出去的大话变成现实的少之又少。事实也又一次证明,机会永远偏向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们。

放弃了在家里猫着享福的日子,冒着严寒,跨海踏冰而来,你当是来冬游的吗?

不成功,便成仁!

正月乙未日,慕容仁集结主力应战,可惜抵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决,就在两军阵前,部将慕容军所部临阵投敌!这个慕容军原本是慕容仁从慕容皝那里俘虏过来的,不知为何依然受到重用。而这居然成了慕容仁失败的直接原因。

慕容军的临阵倒戈给慕容仁的军队造成了极大影响,军心骚动,士气低迷。慕容皝乘机攻袭,重创敌军。慕容仁军中部众全部反叛,慕容仁被擒。

慕容皝斩杀了那些反叛慕容仁的部众,然后赐死了慕容仁。被慕容仁重用的丁衡、游毅、孙机等人,也全都被慕容皝斩首。辽东公国至此终结。

和慕容家族众多的英杰人物相比较,建立了辽东公国的慕容仁称不上优秀,虽然在史书中留下“有勇略,得士心”的评语,但在助力众多、局势大好的情况下,依然灭亡不了偏居辽西的慕容皝,反而逐渐走向没落,最终被慕容皝一战灭之,了了人物!

如果能力不能支撑起自己的野心,一定要想办法把能力足够的人拉下水。比如那个逃跑了的慕容翰,寄人篱下的日子里,一定时刻惦念他的母国,怀念那些和自家兄弟把酒促膝的日子。


状态提示:8.辽东公国始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