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雪意阑珊月色寒>第四十九章 花好月圆夜正深

礼部侍郎清了清嗓,诵道,“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礼部侍郎即兴进奉的词,以清雅的词笔和得体的颂谀,为这次宫宴增添了几分清奇优雅的情趣。

皇帝闻后十分开怀,“词境清空,词情婉约,词意雅正,爱卿好才!来人,赏累金嵌宝注碗一个。”

礼部侍郎受宠若惊,忙拜下谢恩,“微臣谢皇上赏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妃嫔们皆已献艺完毕,王公公便吩咐宫廷乐师们在一旁重新吹奏起了燕乐,接着又唤上了宫娥舞姬来献舞。

“哎,哀家真是人老了不中用了,这才用了一餐饭,就感觉有些体力不支了。皇帝,哀家这回可要扫你们的兴了,得先回康宁宫歇息去了。”太后略显疲态地对皇帝说道。

皇帝见状立马说道,“何来如此一说,当是母后身子要紧。”

皇帝说完便与皇后一起扶起了太后,殿内众人虽是在饮酒作乐、谈笑生风之中,可这眼睛却是时刻关注着上座的皇帝三人。此时,众人见太后要率先离席,便都起身说道,“恭送太后。”

“诸位继续。”太后对着殿内众人说道,随后便扶着嬷嬷的手离去了。

众人接着又是用了一会儿瓜果酒品,皇帝见宴会至此已是差不多了,便言道,“今夜风清月明,众卿便随朕一同去到霜华台赏月一番罢。”

帝后相携先行,妃嫔们随之,众官员、命妇们在最后。

在宴会中,男宾席与女宾席是相对着分开而设的,而这会儿去赏月时便没这么多男女设防的规矩,不少夫人们都寻着自己的夫君一起相携而去。朱巧容也在人群中找寻着南宫珩,她张望了好一会儿,终于看到了一袭玄色绣金蟒袍的南宫珩。

朱巧容急忙挤身上前,行至南宫珩身旁。她正欲伸手去挽住南宫珩的臂弯,不料,此时的南宫珩却是不动声色地侧了侧身,她伸出去的手便抓了个空。她忽地一愣,脸上不禁一僵,有些悻悻地收回了手来。

不过只是片刻的功夫,朱巧容的脸上又换上了一副明艳的笑容。她并肩走在南宫珩身边,恍若方才的事情压根儿没发生过一般。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方壶殿,行至太液池畔的霜华台上。霜华台乃是为了每年中秋赏月而专门建造的观景台,霜华台为三重檐,卷棚歇山式顶,上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二、三层皆有延伸的平台。霜华台三层檐下悬“霜华台”匾,二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一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

登上了霜华台的三层,整个皇城尽收眼底,重重宫檐,鳞次栉比,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气势恢宏无比。宫殿城阙映照在月光之下,宛若琼楼玉宇。

皇帝偏爱柳沅芷,便招了她上前来随侍。因此,跟在柳沅芷身后的寒月也得以一赏佳景。寒月抬眸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挂在墨蓝色的穹庐之上,几颗银亮的星子缀在天边,偶有几丝云烟于月前飘过,薄如娟纱,宛如是那月宫中的嫦娥仙子经不住众人的观望,害羞地以纱帛遮面。

再放眼望去,烟波浩渺的太液池在月光、星光以及岸边八宝琉璃宫灯的映照下,万顷碧波,波光粼粼,仿佛整个星空都倒映在了湖面上,让人产生好似置身于银河之上的错觉,不知今夕是何夕。

见着眼前如此良辰美景,寒月的心情不禁随之舒朗起来,她的脸上也不由自主地漫上了婉丽温和的笑容。

朱巧容正拉着南宫珩在栏杆前赏月,“王爷,你看,那月亮上好像有棵桂树的影子。”

“嗯。”

“王爷,是彩云追月。”

“嗯。”南宫珩敷衍着回答着。他有些心不在焉,他蓦地一抬眼,寒月那温柔如水的笑容便正巧落进了他的眼中。

柔和的月色,柔和的脸庞,柔和的笑容,瞧之,令人不禁心襟摇曳。那种感觉,就像是指间轻抚过繁复的锦缎,有着平静中绽出繁花似锦般的惊艳。

“王爷,今晚的月色可真美。”朱巧容又说道。

“嗯,是很美。”南宫珩答着。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 花好月圆夜正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