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最强旅游直播>第461章 内有专业枯燥介绍,可以不看

“第三纪,也就是古近纪及新近纪的旧称,不过这个地质年代名称现在已经不被正式使命承认了,已经被拆分为古近纪与新近纪两个时期。

接下来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于1945年提出用喜马拉雅运动表示咱们国家境内新生代的造山运动,也就是现在泛指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个概念被地球科学家普遍接受,但在构造运动分期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存在分歧。

这些咱们就不说了,毕竟咱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大家听听就行了,主要关注点在我说的这个事件上,也就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个运动主要被分为三幕。

第一幕发生在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并伴随有强烈的褶皱、断裂及中性岩浆岩的侵入;

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导致地壳大幅度隆起和岩浆侵入;

第三幕从更新世至现在,主要表现为高原的急剧隆起,周围盆地的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的继续活动,部分地区有第四纪火山喷发活动。

当然我刚刚说的这三个有一些专业术语,在这里大家理解成地形的变化就可以了,其实就是在这期间,印度板块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非常亲密的撞上了欧亚板块,使整个欧亚板块东部再次受到了接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

在这种剧烈的挤压作用下,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迅速抬升,然后又是各种地形的变化,咱们熟知的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天山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等等的就这么出现了,这种变化甚至一度延伸到了大兴安岭那个方向。”

张扬这突如其来的一阵科学普及,甚至还甩出了好多的专业术语,让人听起来有点晕晕乎乎的,直播间里的人哪怕是因为有百鸟朝凤这个技能,依然听得有点不是滋味,觉得有点枯燥和不懂。

“e学渣表示听不懂!”

“23333学霸表示也没听太明白!”

“666没想到杨哥居然知道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哈哈,不学地理的人还真不了解这个呢!”

“听说有人在这里讲地理、讲历史,qh学历史我来了,表示听的挺嗨!”

“bd的前来报道,讲的不错哦,果断关注,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听学生说居然有主播在讲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老头子我也来听听!”

“哇,是康教授,居然是我们qh这边的康教授,哈哈,扬哥你太牛皮了,居然把教授引来了!”

“e这不是娱乐主播吗?学渣表示瑟瑟发抖呀!”

就连张扬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何况直播间里的那些粉丝了,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刚刚自己的一番解说居然引来了教授级别的人物,甚至他都不觉得自己讲的有啥值得这些人过来的,毕竟这些资料真要用心去查的话还是能查找到的。

张扬可以说是有点惶恐,也有点惊讶和一丝淡淡的骄傲,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他的直播间里也有一些各大名校的学生,而正好今天他在说的时候有一个qh的学生正好在听,正好这学生的老师也在旁边,干脆就叫了过来。

然后就发生了接下来的一幕,张扬居然被一个教授点赞了,还表示要过来听听!

“呃,大家可千万别捧我了,我也只是多看了点书,多查找了点资料,毕竟也是要工作嘛,刚才说那么一大段话主要就是给火焰山这边来点铺垫,我要说的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教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哦。”

有点惶恐的客气了一番,但是张扬既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啥班门弄斧之类的想法,就继续说了起来,不过他却是没有发现旁边的何小曼早就满眼小星星了,对于何小曼来说,自家的男人越优秀,被越多人认可,那她就越骄傲。

“因为吐鲁番盆地地处亚欧大陆复兴深居内陆,周围是大面积的干旱区,而且因为这个造山运动,导致这附近的地势各种变化,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盆地就夹在博格达山与库鲁克塔格山之间。

来自南部印度洋的湿润气团无力进入,来自西北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由于吐鲁番盆地地势过低,最低处甚至低于海拔负100米。

但是周边的天山山脉海拔却多在4千米以上,其中最高分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5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盆地内干燥炎热。

此外由于山地裸露,没有植被覆盖,并且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使得白天增温迅速,而盆地如同一个巨大锅底,热空气不易散失,进而形成了北纬42度这条纬线上世界著名的火炉,也是咱们国家最热的地方。

所以说呀,在炎热的夏季,淮山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c,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

而且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

这种种的原因才导致火焰山这个名字的出现,更何况古时候可没有现在的科学解释,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或者夸张的描述这座山在燃烧!”

张扬的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甚至抛出了这里特


状态提示:第461章 内有专业枯燥介绍,可以不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