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行>第1064章 伐交(6)

孙国向西撤退途中带走了大量权贵,因此一个郡内的权贵密度达到了空前程度,外加梁国的渗透,几乎只要是块地方,就有封地,大量土地落入权贵手中,而大量老百姓沦为了佃户,由此加重了百姓负担,同时也拖累了国家财政,孙王为稳定权利为此也束手无措。

而想当然的实行咸国土地制度是不切实际的,百里燕思来想去,干脆以孙国为试验样板,试行资本模式。

由于孙国的贵族阶层密度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土地利益关系复杂,动是肯定不能动的,那就只有抓两头,其一改税,实行屯田。其二回收多数赚钱产业,垄断商业。

改税改的是贵族,封地越多缴税越多,同时佃户越多,缴税也越多。当然,会有隐户和藏匿人口现象。但百里燕发明了一种检查人口的手段,基本可以杜绝隐户,那就是以朝廷名义分发实物福利。

以分发福利的名义,限时挨个领取,但凡领到福利的个人在其额头用特殊的墨水做下记号,无论如何擦洗,只要没有专门的药水,一月之内无法洗去,从而避免冒领与骗领。

同时固定区域之内福利领取的时间只有十天到半月,并拒绝委托和代领,但凡超出时限者则不享受免费分发的福利,籍此来吸引个人领取。

通过记录分发数量,最终核对当地人口,多数情况下善良淳朴的老百姓哪里管那么多,于是就会蜂拥而至“自投罗网”。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手段可以估算隐户和黑户人口,只有世人想不到的,没有他百里燕做不到的。

由于设置税率将触动权贵的利益,因此税率的设置留有缓冲余地,使得多数权贵能够承受税率的调整,同时只要保有一定量的土地和佃户,而不是穷凶极恶的圈地,税率是相对温和的,籍此鼓励权贵将多余土地退回朝廷用于安置普通百姓。

当然,既然是资本模式,自然有其他获利方式满足权贵的需求,但凡圈地太甚而又不想多缴税,还不想吐出来的也可以,朝廷将从你现金资产中抽取固定比例,籍此为股份进行商业活动,每年可以分获红利,本金可以拿回,但得等二十年。

该条款是强制条款,通过摆平其他小权贵,极个别的豪族权贵即便反对也无济于事。进一步说,每年有分红,本金并非完全不可赎回,只是暂借而已,因此本质上权贵没有损失,还是有收益的。

而且孙国亡国的气氛也促成了贵族内部团结,税率的改革并未遭到巨大阻力。

改革税率的同时,实行全国性的屯田,集约利用土地,并普及推广咸国最新的农业技术,百里燕还带去了最高产的水稻和小麦种子,使得孙国的农作物亩产普遍提高了六成以上,仅一个季度的产粮就缓解了全国粮荒和民情压力

土地改革的同时,对多数产业实行国有化与合营。

理论上权贵的产业是君主所给予的,是国有企业,但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回收产业权利比土地更为麻烦,因而只能实行合营。

将各行各业的权贵势力凑齐来,开办合股企业,同时官府出资一部分资金参股,从而达到控制产业的目的,日后通过官方不断注资稀释股权,从而最终控制产业。

孙国改革的同时,咸国加以经济输血,恢复其生机的同时,通过垄断上游商业渠道,将孙国经济强行融入咸国经济战略,使之永远也离不开咸国的经济体系,直到日后并入咸国成为一个整体。

眼下的孙国最需要的是劳动力,而土地不仅仅有政治风险,同时过少的人口,过大的土地将稀释其人口密度,降低人口繁育速度和劳动力密集度,从而拖累孙国复苏。因此在百里燕设计中,孙国短期内没有快速扩张的可能。

而与此同时,下午与古思弥汗的谈话传到了天子行辕:

“陛下,据内应来报,百里燕答应将铁器、火器卖与西蛮,替其培养人才,共同对付卫国,还将出动海船战舰前往西海护商,大有日后遏制卫国之意。”

相国贾宙飞快说道,下刻天子问他:

“百里燕此来博源只为此事?”

“据其所言,还为与卫国停战而来,臣以为定是咸王全权授予其和谈之权,故而前来博源速谈,以免久拖累及咸国国力。”

“速谈!”天子质疑道,接着又说:“岂非坏了寡人计划。”

“正是。如若卫、咸两国速谈,卫国将从中原撤回大军,晋国在西海便无从下手,而且孙国太子甄阔亲赴咸国馆驿去见百里燕,应该也是为复国一事,此事不可不防。”

“哼,小小的孙国未出一兵一卒,何德何能分寡人之地,简直岂有此理。”天子不满道,起身来回踱了两步又说:“相国大人,可有良策可解此局?”

“启禀陛下,如今卫国十数郡尽在咸国手中,只要咸国所求有度,在咸军强势面前,卫国定会抛弃我国,转而与咸国媾和。百里燕此来既为速谈而来,势必会放弃到手利益以换取卫国妥协。

为今之计或是串联诸侯联兵伐咸,或是将计就计,利用咸卫速谈,尽可能从咸国手中获得土地好处。”

“陌舂子大师已是说过,联兵伐咸暂无可能,如此无异于助咸一臂之力。但若是将计就计,咸国如何会将手到手的土地让予寡人。”

“回陛下,咸王如今只是郡王,卫王更只有藩王王号,咸国若要称霸,仅有郡王王号是不足以服诸侯,陛下可以平王王号与咸国交涉


状态提示:第1064章 伐交(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