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行>第1195章 羽林

话不投机半句多,眼见谈话已经无法进行,王砺起身要走,百里燕将他喊住:

“王兄,劳烦替我带话给晋王,留给晋国的机会已经不多,此番燕国之战乃是最后一次,倘若晋国依然自私自利,到时候,我也帮不了晋国。”

“这就是你帮我晋国的态度!”王砺怒色质问道,此刻已然没有了当年的情谊。

“今日言尽于此,王兄好自斟酌,莫要一错再错,否则晋国将再无退路。”

“哼!”

王砺愤而离去,在他看来,百里燕是在威胁。然而百里燕真心想最后拉王砺一把,毕竟几十年的交情,还有王蕊的情,于私他也会避免晋军的伤亡。

计划中第一轮出兵分三波,王砺若能说服晋王出兵,百里燕会分四波出兵,晋国分在第三波,第四波诸侯联兵北伐,晋国不至于死的太惨。但若晋王执迷不不,最后一波诸侯国皆已轮战,晋国不出兵必沦为天下公敌。

此时诸侯均有伤亡,甚至是惨烈伤亡,眼看胜利在望,晋国拒不出兵,结果要么是前功尽弃,要么诸侯硬着头皮顶着巨大伤亡联兵北伐,战后咸、志、宋三国联兵灭晋名正言顺。

如果晋王最后迫于形势出兵,势必要付出惨烈伤亡,只有晋国提出主动出兵,百里燕才有重新调整战略的机会,而且要快,拖得越晚,所能腾挪的空间和资源越少。

六日后,卫王打来电话,正式向咸国确认出兵事宜,但百里燕始终没明白,电话一直接到卫国都城,讨论出兵需要花费六天时间吗?

他开始怀疑卫国可能发生了某些变故,不排除卫王年事已高,丧失了主持朝政的能力,国内正处于夺权阶段,咸国提供的利益让他们得以达成一些共识,但需要时间讨论如何分配这些利益。

卫国出兵,武装燕国的战略一经确定,百里燕着手调派军官,组织运输,将武器弹药运往德康和燕国,武装和训练卫、燕两军。

军官绝大多数是邵平联合陆军学院受训,并在咸军中见习,乃至参加过梁县战役的两国武官,这些武官抽取部分返回母国组建新军,同时咸军抽调领旗兵和武官,负责参谋和战训,尽速将燕、卫两国军队在最短时间,内转变成一支新式军队。

而与此同时,蓉城港的战斗进行的十分艰难,腋目大量使用拉火管手榴弹,手榴弹的重量达到了咸军四倍,威力超过80毫炮击炮弹,投掷距离超过了一百五十步,堪比小钢炮,威力巨大,给联军堑壕作战带来极大威胁。

尽管联军装备有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但灵活性、效率和数量远不及成百上千人一字排开给你灌手榴弹。

战事进入三月,蓉城属地全境三分之二落入腋目手中,联军兵力逐渐落于下风,下一步已经打算放弃蓉城,向外围有利地形战略转移,以保存实力,继续坚持抗战。

萧公毅急调在万川备战的二十万人马西进驰援燕国,同时调走了驻扎津邺、翠城的半数兵马,使得梁国的防线更为单薄,为此只能由孙国继续向梁国添兵,以弥补御客抽兵后的防线。

但好在翠城、津邺两地的防御体系基本建成,咸军配发了更多的轻机枪和重机枪,构筑层层封锁网,单纯的正面强攻,短期内难以突破防线。

三月初,驻扎德康的杜锐勋部首先开始改编整训,无数列装满军火的列车经由思水江铁路桥输往德康,杜锐勋做梦也没想到,被揍十年后,他也能装备起咸军才有的枪炮。

卫军的换装和整编按说是秘密进行,但毕竟好几十万人大范围调动,纸包不住火,终究要被外人知晓,咸国武装卫国几十万人的消息一经传出,引得舆论哗然,

加上燕国的二十万条枪,咸国一口气给了七十万条和几百门炮,仅卫国就给了五十万条,其他诸侯多半不会少,于是各种猜测和浮想甚嚣尘上。

三月间,腋目在长孙半岛战线继续扩大,长孙国主苦向咸国求救,百里燕象征性的派了三千人的精锐部队,赶赴长孙作战,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精英。

梁县一战让百里燕感到,光靠正面作战很难取得伤亡上的平衡,即便最后能打赢,也是人海战。

通过研究大量战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由于腋目人的生物分工,导致他们个体间的能力差异悬殊。

腋目巨人有体能,但智力低,腋目矮人有智力,但体能弱,通信者有通信能力,智力体能均衡,但却是四眼田鸡,由于其生物机能的严重分化,导致他们不能从事综合性社会分工。

换而言之,他们不善于特种战。

粱县战役结束后,百里燕开始考虑组建特种部队,装备以狙击步枪、冲锋枪、轻机枪、榴弹发射器为主,抽调参加梁县战役有经验,善于近身肉搏的老兵组建精英战队,经过半年多的残酷训练和野外生存训练正式成军,番号“羽林”。

此外羽林军装备了吉利服、迷彩装,还有昂贵的“雪兔绒”迷彩伪装毯。

雪兔是一种生活在金雪狄本土南部,南极圈的兔子,其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南极狼的猎物之一,金雪狄人极少捕猎这种兔子为食,因为不好抓,也太少,耗时费力得不偿失。

之所以让百里燕相中,不是因为他见过,而是他如发奇想联想到北极熊。

北极熊在热成像仪中,红外特征识别率低,原因在于北极熊皮毛的特殊结构,能折射热辐射,从而避免热源的散失,从而达到保


状态提示:第1195章 羽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