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行>第414章 自谋生路

近现代总参机构的的出现,是得益于军队规模、装备后勤、技术发展的不断扩张,庞大而反复的筹划工作严重依赖将领个人能力,制约了军队高层决策效率的情况下,参谋机构便是根据实战应运而生的军事机构。

而要在当下青铜农耕,遍地文盲的历史背景下,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军事参谋决策机制,仅靠一两个诸侯国根本无法完成,因为人才是有限的。必须是抽调各诸侯国精锐将领,充任决策制定者和实施者,这就是御客以智取胜的终极奥秘。

参谋部强行将各国精英将领召集于一个旗帜下,意味着各诸侯国对彼此的用兵之道,国力的强弱将了如指掌。

倘若有诸侯国不参与,参与御速令的诸侯国就不得不面临一个棘手问题,没有服从御速令的诸侯国的实力他们一无所知,而服从了御速令的诸侯国对彼此间了如指掌。

那么服从御速令的诸侯国之间,就可能在私下间达成政治交易,参战的大国与大国之间便不容易发生大规模冲突。

相反没有服从御速令的诸侯国,就可能成为被其他服从御速令的诸侯国群起攻之的对象,因为完全不知道你的深浅,就有必要开一仗,同时御客也参与到了其中,而你又没有在大敌当前之下出兵作战,打你你就是活该的。

这就导致各国忌惮御客,又需要利用御客提供的政治道义机会吞灭他国。

于是御速令巨大的弊端和利益好处凸显无疑,但由于打破了地缘政治平衡,致使局势陷入动荡,诸侯争霸频繁,政局反复震荡,百姓苦不堪言,因此御速令无法毫无顾忌的使用,非得是情势危及到万分险恶的地步。

翌日,方千、卢皋最先赶回永兴城,其余或是在外厉兵秣马,或是就在城内,百里燕单独找方千谈了半天。

方千自邵平战后在永兴城以东安营扎寨建起了村寨,收拢陆续俘虏投诚迁徙而来的徐国人开荒种地,运输给养物资。而千岳山是徐国南方边境的门户,南方的情况方千要比咸军更为熟悉。

据方千交代,千岳山冬季异常寒冷,滴水成冰,雪深半丈甚至七八尺冻死人都是常有的事,因此南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棉服和棉靴,最好是皮货。

而事实上咸国地处亚热带靠近热带,即便是地处中温带的丘南郡,冬季日间温度也要在十度以上,都郡白日也维持在十一二度度左右在,只有晚上在零线以上,因此咸国人冬季都穿两件厚衣,或是袍子披风,而没有棉衣,棉靴更谈不上。

四年前黑巾军以强对流制造暴雪冻死咸军,正是料定咸军没有御寒衣物,而有恃无恐。

短时内要弄到三五万件棉衣倒非什么难事,沿途经过志国,可以就地采购,光有棉衣、棉靴仅仅是解决了有无问题,仍不能根本上解决御寒冬季的预防保暖。

千岳山是典型的中纬度高海拔高原,而青藏高原一是中纬度高海拔,千岳山的纬度要比青藏高原更高十五个纬度,因此更冷。冬天可以冻断青铜剑、精铁剑,气温至少也要在零下二三十度,因此还需要千岳山羊皮袄和兽皮。

宋、徐、卫三国在千岳山都有大量牧羊,当地还有野兽出没,所获羊皮都用于制作羊皮袄羊皮裤,供应大军所需。但价格不便宜,尤其是卖给外军,往往是坐地起价。

而且战争持续到中后期,大量牧群消耗,羊皮根本供应不上,再想买也很困难,只能从内地置办,但价格会因为运输成本而急剧增加。

此外冬季穿着过于厚重,严重影响行军作战,因此联军都是春夏发动攻势,而金雪狄都在秋冬发动攻势,因为他们不怕冷,而且养殖有绒羚,绒羚的皮毛只有羊皮一半厚度,柔韧性极佳,却是比羊皮更为保温,外层穿戴甲胄,内层穿两层绒羚皮衣和一件薄棉袄,异常灵活自如。

解决了保暖问题,冬季取暖同样是致命问题。没有炉火,吃饭睡觉都会成问题。

千岳山属高原草原地貌特征,树木稀少草原众多,因此木材是紧俏物资,大型军械用木料,都是后方加工好后,从内地运往千岳山。冬季取暖只能依靠春夏打的草料,以及从内地运往千岳山的煤炭和油料。

但从内地往千岳山运送燃料,势必导致劳命伤财价格腾贵,成本居高不下糜费国力。而卫、徐、宋以及御客在千岳山都有城池和地盘,可以提前囤积或是开矿。

而外来军团,要么从大后方运输,要么就地花钱买。既不想花钱,又不想从后方运,只能春夏两季尽可能的多打草捆留待冬季取暖使用,不过效果差强人意。

除此之外,还有历来不成文的潜规则,如所有缴获的金雪狄高头大马,尽归徐国、宋国所有,缴获的铁器,御客有优先的占有和分配处置权。缴获的牲畜、战兽归御客所有,等等诸如此类潜规则不胜枚举。

总而言之,距离千岳山越远的诸侯国,后勤保障肯定最吃亏。

百里燕闻之头大犯难,心中已然没有兴趣继续听方千絮叨,给了他三天时间,写一份总结报告。

此后马不停蹄的前往军械司、仓库、车场、工坊调取装备物资,召集砡工派大师、军械司、各坊工造官,布置永兴城运作和未来两年的规划,重中之重是永兴城的技术保密工作,这件事最终交给了杨盾、刘灶父子和砡工派齐墨父子、上官钊大师。

抵达永兴城的第三日,司空南、白合、苏洪、鲁诚、陆肇、吴登、


状态提示:第414章 自谋生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