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行>第829章 内幕交易
狄使臣穆尼不久将入我国进内,志国公良修随行。臣以为公良修随行既是想分些好处,同时短斤缺两之事在志国已经蔓延,志国损失也不在少数,此来定是有此目的。

臣建议由臣前往丘南郡迎接金雪狄使臣与公良修,一来彰显我礼仪之邦,二则展示国威,不令金雪狄人小觑。”

“准。寡人命焦木华为迎使将军,率禁军五千随爱卿去迎金雪狄人,择日出发。”

穆监视北上,前往咸国必经志国,前日得报公良修随行前来,百里燕猜他定是为了赚取贸易利润和金银短斤缺两两件事而来。

退出百灵园,百里燕奔赴国政监,半途撞上尹秧君方伯候在国政监外魂不守舍。

“呦,永兴侯来啦。”

方伯一脸殷勤,百里燕心生警惕,并从他眼中就看到一个“钱”字。遂小心寒暄:

“原来是尹秧君,不知方大人有何指教?”

“呵呵,老夫哪能指点永兴侯您呐。”

方伯搓着一双肥腻的打手,目中精光直冒,百里燕琢磨着准没什么好事。

“尹秧君是为天平秤而来的吧。”

“诶,都是朝廷的公器,本君胆子再大,也不能动朝廷用器不是吗。”

“那尹秧君所为何事?”

“是这样,本君刚得消息,蛮人要来咸国交易,听说来头不小。我想出手一定不少,不知永兴侯能否……那个那个……”

“哦……”百里燕终于听出些味道。

金雪狄人进入中原开通贸易的消息捂是捂不住的,两日前咸王召见古达帕与菲戈斯,消息就此传开。

方伯想从金雪狄人身上大赚一笔,毕竟现在方伯在晋国的势力不小,手中攥着大量的原材料和货品。

鉴于眼下态势不利,有必要用利益拉住晋国,遂百里燕不打算拒绝。稍作思考,他说道:

“此事本侯可以酌情考虑,不过眼下连白毛都见着,尹秧君就想着分利,传扬出去,不免令世人说方大人钻营奸诈,可有损尹秧君的名声啊。”

“诶,本君奉公守法,讨些门路罢了,又不犯哪条王法,永兴侯你说是不是。”

“呵呵……”百里燕附和笑着,未去接应方伯之言。

商营署开张后,百里燕以规范商业经营的名义,重新修补了税法,制定较为宽松的营业法规,籍此初步规范国内市场,着重加强对豪户、权贵的征税。

当然,如此一来,轩亭、永兴、卤侯三侯产业也逃不过,但在对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三侯而言,相同的税率和特权垄断经营带来的利润,远比纳税损失更多。

相反豪户和权贵阶层仍停留在小农经济资本模式,对寻常百姓而言,他们是高不可攀的,但对三侯而言,是豪户和权贵阶层不可攀的。

三侯每年增加的财富,胜过传统豪户和权贵阶层十倍二十倍,依仗永兴城的完全垄断,毫无技术的资本要追赶技术垄断的大资本,同时在税法打击下完成资本积累,根本没有可能。

由此通过法律的形式,进一步削弱权贵,令其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方伯入主咸国要想赚取利益,就必须纳更多的税,对于此种有西寰撑腰的守财奴,要他心甘情愿纳税肯定是不乐意的。

为此百里燕开通了票据制度,对大宗商品实行足额计税,以票据为凭证,不纳税甭想提货。

当然,现实情况下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完全避免逃税漏水恶意避税是不现实的,但杜绝多数税款的走漏,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强。

三侯一君表率之下,各地权贵豪强再有不纳税者,也不用施加重刑,但凡发现恶意偷税漏税,罚你个倾家荡产,让你活着不如去死,几次三番杀鸡儆猴,这几年倒也消停不少。

国政监最近几日都不太正常,各级官员都忙着清理手头的金银和生意,尤其是忙着存钱。

原本往钱坊存钱的大户都是依附于三侯的商贾居多,其他权贵与商贾也有存款换取利息,但总额不是太大,出了短斤缺两和留足舍缺之后,足额金银留在手中无法继续交易,交易意味着吃亏,唯一只有存入钱坊等着重铸,换取新一批的缺额金银与多出的头寸才会不亏本。

于是最近几日钱坊兑付现金的反而没有存钱的多,究其原因,金融市场的内部消息的不透明,造成了当权者更容易获取政策消息而牟利。

而寻常人都是闻风而动,等听到风声,其实内部早完成了交易,接盘的都是后知后觉者。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状态提示:第829章 内幕交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