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鼎明>第七十九章 恢复

看着手中的一百两银子赏金,想着半年后需要拿出五百杆火铳的任务,郭老头恐惧并欢喜着。

李征之前给过他两条路,一是李征出钱出物资,他负责打制,另一条则是自己建立工坊,完全自负盈亏。

这两条路原本还有缓冲的余地,但李征强制性的要求半年生产五百杆火铳,这就不能再安部就班的生产了,只能选择不惜代价的扩大生产才可能完成。

好在李征这一次不再象之前那般,完全没有任何的扶持,而是直接批了他两千两银子的款子,算是火铳的定金,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能耐了。

一个从来没有也不敢有野心的人,突然被李征就这般推到这个位置上,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害怕之余他也是狂喜不已,这生意如果做成了,未来儿孙都不会担心吃饭问题!

因此心中忐忑又没有选择余地的郭老头,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走了。

由于潞州境内基本上安定下来,崇祯四年这个春节,长治城内倒还算有些年味。

李征并没有在城里久待,如今他的摊子铺的已经很大了,很多地方都需要他前去协调和处理。

各地开荒的任务并不算重,这些田地基本上去年都还在耕种着。

只有屯留城北那一片田地,因为没有水利灌溉,大部分还是空着。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寒冷,土地坚硬,开垦的进度极慢。

在这个时代耕田,水利是一个无论如何都逃不过的问题。而整修水利,却不是地方一家一户所能够承担的,原本唯一能够承担这个问题的也只有大明朝廷,但资金链断裂的大明朝廷和地方官府根本就没有能力,更没有任何yù_wàng来做个事情。

这个问题却是被手中有钱有粮的李征解决了,不同于这个时代一个个将银子埋在地窖中的土财主们,来自后世的李征更懂得金钱只有流通才能创造财富这个道理。

好在也正因为小冰河时期,人们对于工作的报酬要求,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只要能够有一口吃的,就会有无数的人愿意出卖自己一身的力气。

而李征给的并不仅仅是一口吃的,还有不多的一些工钱。这些工钱虽然不多,但因为李征供应价格低廉的粮食,勉强给一家老小活命下去却不成问题。

换到后世这般若是李征敢这般压榨人工,早就被人将祖宗十八代能骂的冒烟了。但在这灾年和乱世中,提供这么一份让一家老小能够安然的活下来工作,李征已经被无数的普通百姓感恩万千。

而更危险的矿井工作,李征给的工钱更是优厚,基本上都是足够一家老小可以吃个半饱的程度。

这些举措不仅让潞州完全安宁了下来,更是让李征在潞州府都有万家生佛的地位了。

这些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少不了数量不少的读书人的帮助。相比于李征在大地主,大缙绅群体中恶劣的形象,李征在久第不试的穷苦读书人群体中倒是口碑不错。

这些穷苦读书人抗风险能力并不比普通百姓强多少,灾年一到,家家揭不开锅那是平常之事。

李征平定潞州乱局,如今更是在李征手下,组织人力耕种,开矿,整修水利,工作算的上体面还不劳累,而且李征给的俸金更是优厚,每月都有二三两之多,足够一家老小开销,还有空余时间读书应试,因此普遍对李征印象极好。

许多屡试不第,无望于科举的中老年童生们,甚至都扔了一辈子无望上进的四书五经,开始全身心投入进来当一个捉刀小吏,至少还可以保的一家老小生活,将希望完全寄于下一代。

李征在吴雄才与李开莫的陪同之下,一路视察过长子县的田地与各种矿产,眼见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对二人的工作也十分的满意。

当然对于吴雄才一直推崇李开莫的言语也只是一笑而过,他明白李开莫也许是有些才华,但吴雄才的夸奖更多则是吹捧而已。

山西本就矿产丰富,基本上常用的物料都能找到。长子县更是矿产大县,其中铁矿与煤矿数量极多,这些地方原本因为山贼流寇肆虐而大多处于停产状态,如今地方安靖下来,各地矿洞都在慢慢恢复。

不过如今的人力基本上都用于疏通水利,各地的矿井也大多只是清理一下洞口,小规模的开采着,距离进一步的开发还需要时间。

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潞州也是一样。

不过由于李征在征战中积累了太多的物资,可以缓慢的恢复已经有些残破的秩序,虽然缓慢,但却在一点点的恢复之中。

当李征来到韩店时,却是被韩店恢复的速度吓了一跳。

无论是田地,还是水利,都是基本上恢复的差不多了。而且不仅仅如此,韩店附近的矿井,更是已经开始恢复生产了。

每日间,产的铁矿石与煤炭,都已经开始堆成小山,不断的向外输送着。

听到李征的到来,徐勇与李悦都迎出堡外,将李征迎入。

在进堡之后,李征发现虽然不断的有衣衫缕烂的流民进入堡内,但不多时就会被人领走,很快的散入各个矿井之中。整个过程十分的有条理,根本没有任何的忙乱,街上也没见过各地常见的乞丐一类的人。

看到李征注意到这个情况,李悦得意的笑道,“大哥,咱这韩店没给你丢脸吧!”

“的确不错,想不到黑子你还有这本事!我去过屯留,长子,那两个地方之前还觉得事情做的十分有条理,但和你这一比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恢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