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元辅>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
细情况,据曹淦表示:“每月小市一次,每次不过三二日。虏人擐甲市口之外,官兵擐甲市口之内,两相戒防,无异对垒。各夷或以羊皮,或以马尾,或以板木,谷米之数与口内军余互相贸易。原无奇货异产,每年所税银,少不过二三百两,多不过四五百两,俱佐前开赏功等项支用”。

也就是说了这么几点:一是“小市”的开市日期为每月一次,每次仅二三天,一般于每月十五日以后开市二三天,让蒙古牧民前来贸易;二是“小市”开市之日,蒙汉双方都派出军队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贸易正常进行;三是“小市”中交易的商品主要是粮食等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在“小市”中,蒙古牧民以牛羊、皮张、马尾、毡裘、盐碱、柴草、木材等商品,向汉族商民换取粮米、布匹、锅釜、耕具、绒线及其它日用百货,“牛,米豆石余;羊,杂糗数斗;无畜,间以柴盐数斗,易米豆可一、二斗,柴一担易米可二、三升”。

可能还得有个第四,就是高拱要求驻扎“小市”的“参将守备官”主持公平交易,“量抽税银”,“关吏得税其物,以充抚赏”。

由于“小市”便于蒙古牧民生产的畜产品及时登市,就近交易,换取他们所急需的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因此对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较之每年开市一次的“大市”要更为广泛深远,曹淦说蒙古人都非常感念高阁老,认为他是活着的佛。

他拿出一张画像来,道:“老爷请看,这是民市中很畅销的‘高文正公像’,蒙古民间甚至称为‘高菩萨像’,经常被蒙古人买回去供在家中拜祭。”

高务实愣住了,接过那画像打开来看,画中倒依稀的确是三伯的模样,只是三伯的威严之态在画中没有多少展现,反而画得慈眉善目,一看就是个菩萨心肠的大好人。

这……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


状态提示: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