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民在还没有下海经商之前,是在政府做财务的。

一个小小的会计。

不过他也二十年没有碰财务这一块。

现在他想稳定投资,李霁铭找他,说服他投资,做汽车行业,其实他也是心动的。

但是,要去国外做品牌,韩民总觉得没有必要。

要知道,现在的汽车行业,并不是非要在国外做。

欧洲老牌汽车行业,那是有几百年工程师累积下来,做了上千上万次的实验测试,才创造出的品牌。

美国不用说,行业顶尖人才基本上都往那个国家跑,哪怕创新技术上不如德国,也依旧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日本的汽车品牌,早期二战之后兴起,最初也是抄欧美大牌。

往死里抄,各种抄。

期间确实被欧美汽车品牌嘲笑过。但是,进过几十年的努力,兢兢业业专研,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适用,并且销售量都奇高。

而国内的汽车品牌,开发得晚,**十年代才兴起。

手上的创新技术一直滞留不前,设计好的车子,要么是卖给国内不识货的国民,要么是卖给第三国家比如非洲那些穷地揭不开锅的国家。

所以,李霁铭说要创业汽车品牌,抛弃传统那种发动机,底盘,变速器三大件的汽车,韩民是同意的。

毕竟跟别人比技术,是怎样都不会赢的。

但是新型的混动型,或者是纯电动型的汽车,只靠电池来操作汽车的这种模型,很有可能就能超过国外品牌。

毕竟大家的起跑路线都一致。

“我同意你说的,创立传统型汽车,不管怎么做都是不如国外,因为就国内的汽车行业,哪怕是抄袭人家的,都抄袭地一塌糊涂,何况是自己创立一个品牌,那就是笑话!你说的混动型汽车品牌,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甚至是非常心动但是,我们在国内做就好了,何必跑到国外去做?”韩民不喜欢李霁铭把汽车品牌拿到国外去做。

原因是他看不懂李霁铭公司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如果拿走了他的钱,去国外做汽车品牌,他压根就没机会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行模式……

出了事情,他都不知道,那你叫他怎么放心投资?

所以,韩民迟迟不肯答应李霁铭这个投资,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此!

李霁铭狡猾又聪明,又岂能不理解韩民心中的顾虑,但是他故意装不懂,转移概念。

李霁铭不过是想把钱弄到手,转移资金,在国外套现洗白而已。

什么汽车品牌,他压根没想要做汽车品牌。

区区几十个亿,就想做汽车品牌,他疯了吗?

远远不够的!

没个百亿起跳,别想做出什么水花来。

而他现在手上的公司都各种麻烦,他疯了才会去再制造一个麻烦!

“你也知道国内的汽车品牌技术那么烂……如果在国内做,根本就没办法做出色!你知道的,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看看现在国内的工业水准,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都要去国外进货,每走一步,都太累太繁琐了!


状态提示:第267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